乡村振兴,“头雁”领航。为做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的宣传,通州区农业农村局将在“通州三农”公众号进行“头雁”项目宣传系列报道,全方位讲述通州区“头雁”们扎根乡土、逐梦振兴的奋斗故事。
王联智,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南刘各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也是潞城镇第五届党代表、人大代表。2023年9月,他入选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前往北京农学院参加学习,为南刘各庄村的发展汲取新的智慧与力量。
生态优越的南刘各庄
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南刘各庄村,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地处大运河森林公园东部,周边交通路网发达,地域内有河道水域、湿地、林地等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优越,田、林、水等生态要素齐全。
近年来,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到中央一号文件,国家对于“三农”的战略部署越来越注重落地与务实,为“三农”工作照亮前行的道路。自落实北京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以来,南刘各庄村积极响应,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秉持首善标准,村庄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曾经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迈向幸福的新课题
村庄变美了,但距离村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仍有差距。作为基层治理工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负责人,如何紧握国家惠农政策,精准锚定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方向;如何引入政策扶持,精心打造村集体经济产业;怎样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就业机会;如何加强产业人才培养,提升村内劳动力素质与技能,这些成为摆在南刘各庄村“两委”班子成员面前的全新课题。
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进程的加速,南刘各庄村在迎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利用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大力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乡村休闲旅游、民俗旅游和农业传统体验游等特色旅游项目,促进产业融合,打造美丽乡村的亮丽名片和市民休闲的理想去处,推进绿色农业新业态发展,将农村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的新路径。
王联智通过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的学习,不断强化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意识。目前,他正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筹备酝酿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计划利用村域内两块农用地打造南刘各庄村设施农业产业名片。依托地理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农林、景观资源,与北京“头雁”开展调研、合作,逐步整合科研院校和“头雁”同学等平台资源,精准定位村集体产业项目发展方向。
探索发展的新路径
下一步,王联智将带领南刘各庄村党支部、村委会两委干部以及全体党员、村民代表,站在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上,站在服务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立场上,在做好村庄治理工作的同时,有效转化“头雁”项目培育成果,充分运用科技和现代化先进技术,积极规划引入具备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包装、冷链仓储物流、网络销售配送等功能,形成产业闭环的农业企业。以固定土地租金加利润分红的合作模式,与农业企业携手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现代都市农业、农旅结合的村集体农业产业项目,并配合观光采摘、亲子互动、研学实践等多种体验形式的服务内容,初步探索一、二、三产融合的农业产业项目,逐步推动集体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王联智以此次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训为契机,持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综合素质和基层治理水平,为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贡献力量。在他的带领下,南刘各庄村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未来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