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华中第一塔”的神农架神农顶瞭望塔,始建于1985年,海拔3100米,最低温零下30℃,一年有7个月以上的冰冻期。这里空气稀薄,氧气不到山下的70%,紫外线强度高于山下的两倍。为湖北省乃至华中地区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恶劣的哨所。40年来,神农顶哨所从未缺人,先后有7任哨兵以哨为家,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孤独和艰辛,守护着我国内陆保存完好的唯一的一片绿洲——神农架。
林区高山耸峙、峡谷幽深、风景秀丽,也是3000多种植物和1000多种动物的重要栖息地。置身这样巨大的森林宝库,神农架林区国家森林公园职工,50岁的王大志,是神农顶瞭望哨的第七任哨兵,他担负着104万亩原始森林的防火瞭望、资源管护、气象监测、通讯中转、游客协助等任务,平均每天要走30里以上的山路。八年以来,他始终将守护绿水青山作为重要的职责,倾力保护林区内的森林防火和野生动物。这些年,在巡护森林的过程中,王大志和其它同事还发现过受伤的川金丝猴、林麝、毛冠鹿等珍稀野生动物。每次发现受伤动物,王大志都会及时将动物送到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救治,经过精心养护,有的动物能重返自然,而那些无法重返自然的,救护中心就成了它们的“家”。
一年365天,王大志几乎三百天都在神农顶瞭望哨坚守。笔者发现神农顶瞭望哨1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白天是办公室,到了晚上就变成了王大志的临时卧室。但是,王大志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的笫一件事,就是先向国旗和党旗敬上一个标准的军礼,这是他每天早上必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他说“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每天向国旗党旗敬礼,感觉党始终在我心里,我是党的人,我始终在为党工作,在为人民做事!一天我心里才踏实!”
常年在高海拔和湿冷地区驻守,对王大志的身体带来了不少伤害。体检时医生告诉他,山顶低压、低氧、风速大、太阳辐射和紫外线照射量大,容易导致血氧量降低,出现不同程度的肺水肿,脑水肿等,提醒他要格外注意身体。而他体会最明显的是自己的风湿病。“每当降温或下雨时,我的腿都疼得厉害。”但艰苦的条件也让王大志和他的哨所完成了一项常人不可能完成的创举:在海拔3000米的高度建立有人哨所,在最低温度为零下30摄氏度的无人区保持24小时不间断值守。
常年在山上驻守,王大志与妻子聚少离多。他的妻子在神农架木鱼镇卖菜,靠着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她也是每天都要上班,一天没有菜卖出去就没有收入。”王大志说,有时他放假回家,妻子还在外面卖菜,一年下来,夫妻俩相聚的日子还不到一个月。说起妻子,王大志眼神中满满的都是愧疚。这么多年下来,家中老人和孩子,基本上都是妻子一个人操持,不论是家中老人生病还是孩子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都靠妻子一个人跑前跑后。因为她知道,王大志驻守在海拔3000米的深山中,岗位职责所在,不能擅离。“我已经好多年没有陪老婆和孩子过过生日了。”王大志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在严寒的气候下,洗澡自然是不可能的。王大志只有每个月回家一趟时才能洗一个热水澡,每次回家,他都会带回去一大包脏衣服,回家洗好后再带上山。
从前年开始,哨所的条件已经有所改善,如今山顶上已经有了电视和网络。但手机信号依然时断时续。山上还经常停电,一旦遇到停电,王大志就只好吃冷食。
家人一开始都不理解他的工作,觉得他整天不回家。儿子最初跟他说,“爸爸你的工作挺轻松的,在上面上班就是做个饭吃,睡睡觉,到处看一下就可以了”。王大志决定把儿子接上山,让他看看父亲到底在做着一份什么样的工作。“他当天上来下着雪,还带小雨,他跟我一起巡逻,风雨挺大,当时就把他身上的衣服淋湿了,他才体会到老爸的工作真是挺不容易的。”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坚定了王大志在山上继续坚守的决心。
去年春节,王大志又在神农顶值守,与另外一位同事结伴在冰天雪地的山上过春节,这已经是他连续第五年在哨所过春节了,对此他早已习惯。但在海拔3000米的深山里,过年要想吃上新鲜蔬菜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你看,我前天带上来的番茄和白菜都冻坏了。”他说。在山上,王大志能吃上的蔬菜无非是梅干菜、红薯粉这些耐储藏的食物,唯一能算得上蔬菜的就是土豆。不过,今年的年货比往年要丰富一些,除了腊肉、腊鱼外,还有蒜薹和豆腐乳等。“应该够我在山上生活十多天了。”
如今随着神农架冰雪旅游日益红火,不论冬夏游客都很多。王大志也因此多了一项工作内容:接受游客救助,他已经记不清自己多少次将山中迷路的游客护送下山了。前年夏天,一名来自北京的女游客在神农谷爬山时与自己的男朋友走散了,晕倒在山谷中。他的男朋友转回来找他时发现他倒在地上不省人事,赶紧向景区求助。当时,王大志是距离她们最近的工作人员。他二话没说,一阵小跑直奔下山,先是对这名女游客进行急救,然后,将她抬到阴凉通风处。最后,8个大汉抬着这名昏迷的女游客从谷底到山顶,足足花了5个小时,救护车第一时间将她送到医院抢救,她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对于王大志来说,最难熬的往往是孤独和寂寞。冬季大雪封山,山上就连飞鸟也难见到一只。每天晚上7点过后,神农顶就进入了真正的黑夜,暗夜中安静得连一片树叶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早年哨所里没有电视也没有网络,王大志唯一的乐趣就是看风景,冬日玉树琼枝,美不胜收,王大志也经常用手机拍几张照片。王大志心中寂寥难以排遣时,他就对着大山对着树林吼几声,听着山谷中传来的回声,王大志就好像在与另外一个人对话;他还买了个唢呐想自学,但吹起来有些走调;偶尔有勇敢的游客登上峰顶,他会兴奋地和对方聊上好久。“守山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看见梅花鹿,黑熊等野生动物,看它们在丛林中奔跑、无忧无虑翻滚的样子,你会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哨所虽小,在王大志眼中,这却是自己的家,因为神农顶瞭望哨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团队,前辈们感人的故事一直激励着他。30年来,历任哨兵从未间断对自然保护区的守护,传送电报2万余份,记录监测数据9万余份,累计巡山1万余次行程50余万公里,先后发现、扑灭森林火情50余次。由于发现及时,措施得力,火情未酿成一次重大火灾。民兵哨所也被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授予“神农卫士”荣誉称号,并入选“荆楚楷模”。在他们的守护下,神农架保护区内原始森林覆盖率由1985年的63.7%上升到96%。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由500多只增加到1200多只。
尽管常年驻守深山,条件艰苦,但所有的队员从来没有叫苦叫累,也从来没有人主动要求从山上撤下。回忆起建哨初期的艰苦,第一任哨兵袁裕豪说:“当时通往哨所的只有土石铺成的毛路,报火警都是跑到山下打电话,生活物资靠自己一路背上山,喝水要到22里路以外的地方挑。”袁裕豪说,这些都不是最苦的,夜晚的原始森林,饿狼的嚎叫声才让人毛骨悚然。有时候为了抵御内心的恐惧,他就喝酒壮胆,与狼对吼。由于山势险峻,哨所直到1997年才通电,2006年才建好水窖储水。在山顶,停电是家常便饭,夏天因为大风吹断电线停电,冬天因为大雪冻坏电线停电,停电一停就是十天半个月,靠喝雨水、地表水和凿冰化雪是常事。条件虽然艰苦,可袁裕豪一点儿也不后悔,他觉得这是一份光荣的使命,也正是在他的影响下,2002年,他的儿子袁选斌和妻子后来成为了哨所的第五任哨兵,一干就是8年。
群山无言,见证哨兵们在山林的40多年艰苦奋斗。有时,队员们甚至面临生命危险。第二任哨兵谭志刚就曾有过一次生死历险:1989年冬天,神农架地区遭遇一场大到暴雪的袭击,哨所周边积雪深达2米。一天下午,谭志刚巡山归来,发现积雪把木门压坏,哨所里的存粮被动物偷食。大雪封山,送粮车辆无法通行,人员步行上山最快也要3天。可是大雪天,四处难觅食,一直到第3天早晨,谭志刚都一无所获,巨大的体力消耗让他饿晕滚落到一个小山腰,没想到意外发现一只冻伤的山鸡。谭志刚连毛也顾不得拔,便吸食鸡血,体力才稍稍恢复,靠着这只山鸡,他一直熬到送粮的车队上山。
有一天深夜,第四任哨兵王少清发现距塔约4公里左右的猴子山有微弱的亮光,凭经验,肯定是有人盗猎。他急忙和妻子刘菊顺奔向密林深处,发现数人正手持电筒、猎枪、渔网,在围捕金丝猴。看到王少清夫妇靠近,他们迅速举起猎枪围了上来,其中一人还掏出一沓钱递给王少清说:“只要你睁一眼闭一眼,这些钱就是你的。”王少清不为所动,严词拒绝,那伙人恼羞成怒,冲上来对王少清夫妇拳打脚踢后逃之夭夭。当晚,根据王少清夫妇提供的线索,公安干警最终将这伙非法捕杀、收购、出售金丝猴的6名主犯及其犯罪团伙成员一网打尽,缴获被杀金丝猴3只、活金丝猴2只。
“我的前辈们在山上没水、没电,没网络、没电话的情况下都在山上生活了8年,现在山顶上的条件已经大大改善,我没有道理退缩。”王大志朴实的语言中充满豪迈。“我要一直干下去,干到退休。就算我一辈子不下山,也无怨无悔。”(湖北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 黄候 王青/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