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中滩镇第一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学校立足校情,立足城市周边学生这一服务对象,深入研究“双减”工作,走出了一条农村学校“双减”工作有效路径。
一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成立了“双减”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杨浩,副组长为副校长王亮,成员为教导主任、各班主任。学校多次召开“双减”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双减”工作。
二是家校合力促“双减“。对于学校“双减”工作的思路、方向,学校以告家长书,开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宣传政策,解读工作措施,征求家长的建议和意见,收集家长的意愿。家长有什么需求,学校尽量满足。
三是严把课后服务课程设置质量关。学校精心选择教师,将音体美、艺术特长老师遴选出来,安排到不同年级授课。对学科教学老师进行培训,以优质的课后服务服务学生。
四是课后服务课程设置利于学生发展和家长所需。针对学生家长和学生的要求,课程设置了阅读、思维拓展、体育兴趣、英语口语、艺术兴趣、三算、语文素养培养、作文指导、篮球爱好等丰富的课程。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学生未来发展。家长不需花高额的培训费为孩子进行课外报班培训,省心,省力、省钱。
五是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学校教导处对作业布置,作业设计做出了要求。组织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对作业减量不减质进行研究,并深入课堂专门听老师作业课的设计与讲解,剖析老师们作业设计、布置与讲解中的问题,提炼老师们的成功做法。
六是落实作业管理办法、作业公示制度。改进作业管理方法,实现从“压总量、控时间”向“调结构、提质量”转变。
七是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学教研改革。教导处、教科室,教研组探索构建“减负”“提质”并举的教学教研机制,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学校通过“双减”工作的探索,课后服务全面开展,学生作业负担逐步减轻,家长经济负担相应减轻、焦虑程度得到逐步缓解、满意度稳步提升。(渠县中滩镇第一学校:李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