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市交运中心”)成立。在市交运中心总支的领航下,干部职工全力护航道路水路运输行业安全稳定发展,在机构改革的关键期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统筹道路水路运输有序发展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及市交通运输局党组要求,原市运管处、市路政支队、市海事局及海事一、二分局进行机构合并、人员整合,市交运中心总支全力确保队伍不乱、人心不散、工作不断,稳步推进道路水路运输业务及安全工作。全年完成客运量2377.15万人,客运周转量145568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8044.51万吨,货运周转量1202550万吨公里,同比上升11.21%。完成客货周转量1217106万吨公里,同比上升10.49%,排名全省第六位。
2021年春运期间,全市道路运输投入班线客车2244辆,累计开行客运班次196853班次,完成客运量479.88万人次。水路运输投入船舶5200艘次,累计完成客运量214620人次,未发生一例安全责任事故和重大以上服务质量事件,被省交通运输厅表彰为“全省道路水路春运工作先进单位”。
奋力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
针对达城公交车数量少、线路有待优化的问题,市交运中心督促市公交公司尽快投用新购置的91台新能源公交车,主城区公交车数量达到736台,增开公交线路4条,调整公交线路9条,增设公交站点26处51个。另外,还推行了“点对点”定制公交服务,配置10台公交车为5家大型企业提供接送服务,调度50台公交车定制32条学生专线。
2021年7月30日,我市正式实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在主城区凭身份证免费乘车政策,达州成为川渝地区首个实现老年人凭身份证刷卡免费乘车城市。同时,智能公交建设也在积极推进,中心城区60个电子公交站牌及“达州通”手机APP实时公交查询系统正常运行,开通了达州通APP扫码、银联云闪付、微信、支付宝等乘车支付功能,让市民切身感受到公共交通出行的便捷。
稳步推动道路客运提档升级
发展定制客运是满足群众出行需求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市已许可备案县际以上定制客运线路74条,投入运行定制客运车辆399辆,服务区域覆盖重庆、万州、开州、成都、绵阳、巴中等周边城市。
市交运中心同步深入推进乡村客运“金通工程”及样板县创建,全市307个乡镇、2754个建制村客车通达率100%,实现了农村客运全覆盖。全力推进我市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电子客票系统部署应用工作,安装电子客票闸机22台,实现电子客票后台数据100%上传,全面完成了电子客票系统建设任务。
着力夯实水路运输基础建设
2021年10月,渠江风洞子航电枢纽实现了实质开工建设目标,渠江达州至广安段航运配套工程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其间,市交运中心积极配合渠县政府,助推渠江航道升级改造。
市交运中心还大力推进航行长江干线船舶岸电受电设施改造,实施渡改人行桥建设,积极督促在建2座渡改人行桥的建设和已完工渡改人行桥撤渡工作。目前全市80座完工渡改人行桥已完成撤渡并取得县级政府批复55座,其余25座正按程序报批中。
另外,市交运中心还协助完成“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编制及“十四五”内河水运交通发展规划项目数据库录入工作,为水运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多层次推进平安交通建设
市交运中心扎实开展了道路客货运输行业突出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实行重点营运车辆“一月一报告”制度,通过市级动态监控,208名驾车接电话的驾驶员、108名驾车抽烟的驾驶员、2名疲劳驾驶的驾驶员、16名违法超速的驾驶员,以及38台轨迹完整率低于70%的车辆和驾驶人受到企业、行业处罚或记分。
突出船舶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市共完成各类船舶建造(初次)检验19艘,船舶营运检验724艘,组织开展了“三无”船舶清理和规范乡镇自用船工作。全市共清理“三无”船舶1468艘,拆除或上岸669艘,规范乡镇自用船799艘。深入开展非法码头专项整治,全市共取缔非法码头47座,督导18座码头规范提升码头,完成环保设施改造,并取得港口经营许可。
全方位助力蓝天绿水保卫战
市交运中心组织明月江流域两区两县,制定了2021年度明月江河湖长制“四张清单”,督促相关县级河长办抓好整改,不定期对清单问题点位开展现场督导。6月以来,明月江3个监测断面水质均为Ⅲ类,水质良好。
同时,强力推进船污染监管信息系统“船E行”的使用,全面完成长江经济带船舶港口污染防治监管平台信息录入、使用和监管,做到了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闭环管理。
自2021年4月以来,全市还开展了环保汽修集中攻坚专项行动,查处未按要求办理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企业403家,未按要求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企业12家,未完成喷烤漆房升级改造或未取得相应的废气检测报告企业42家。目前,全市汽修企业危险废物处置能力显著增强,挥发性有机物得到有效治理,尾气治理企业规范有序运行。(胡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