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地处川渝陕三省市交界处,位于成都、重庆、西安、武汉的经济辐射中心地带,“十四五”以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为达州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今年,全市经信系统将实施“八大行动”,助力我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
优化布局
据了解,我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审定,要求各县市区对照规划内容和自身产业发展定位,强化“双核驱动、多点支撑”,进一步优化全市产业布局。
“双核”是以高新区、经开区为核心,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化工等绿色低碳产业。“多点”即各县市区按照主导产业+潜力产业筑强产业支撑,通川区重点发展食品医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达川区重点发展绿色新型建材、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万源市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绿色建材产业。宣汉县重点发展能源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大竹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渠县重点发展轻纺服饰、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开江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制造产业。
筑巢引凤
“我们将以‘双园驱动、特色产业园区创建’为突破口,以提升园区承载力为主抓方向,加快园区建设。”据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宇科介绍,我市将加快推动达州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达州东部经开区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同时加快锂钾综合开发产业园区、微玻纤新材料产业园区、玄纤新材料产业园区、中国西部国际服饰产业城、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电子终端产业园区、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第二工业园区)、四川廷江光电材料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争创一批省级特色产业园区。
另外,要加大对园区道路、管廊、标准化厂房建设、土地储备的支持力度,统筹完善住宿、教育、医疗、娱乐等配套设施,提升园区公共配套服务能力。
集群培育
今年,我市将围绕打造能源化工、新材料、农产品加工3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轻纺服饰3大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医药健康、绿色建材等多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制定和实施产业培育年度行动方案。建链、补链、强链、壮链开展招商引资,集群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壮大产业集群规模。
力争今年“3+3+N”主导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能源化工、新材料、农产品加工实现产值550亿元以上,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轻纺服饰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医药健康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绿色建材实现产值60亿元以上。
主体壮大
秉承“抓大不放小”原则,市经信局将实施“重点企业做大做强、优势企业专精特新、小企业升规上档、新建企业加快入统”梯度培育计划,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按照国家、省“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和功能布局,持续加大制造业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主导产业,盯紧“三类500强”企业,积极争取新的项目,引进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实施“贡嘎培优”培育计划,集中优势资源支持达钢集团、航达钢铁、川环科技等骨干企业,提升产业链整合能力。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推动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打造一批“独角兽”“小巨人”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同时,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集中搭建一批成渝经济圈、万达开统筹示范区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服务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项目为王
今年,我市共编制储备“四个一批”重点项目169个,计划总投资1367亿元,其中,计划竣工项目52个、在建项目34个、新开工项目45个、储备项目38个。
“我们将紧盯项目工作重点环节,抓好常态化谋划项目、常态化招引项目、常态化争取项目,扎实做好项目推进各方面工作。”张宇科表示,经信部门要抢抓达钢搬迁、锂钾综合开发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同时强化跟踪服务,建立洽谈项目协调办、签约项目帮包办、在建项目督促办、落地项目定期访的“三办一访”工作机制,进一步协助投资方开展项目核准(备案)、用地、环评、安评、能评、稳评等手续办理和协调服务。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全力推进2021年新签约的213个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
绿色低碳
贯彻落实省委、市委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市经信局将深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持续培育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设计产品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要实施重点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继续推进钢铁、水泥、化工、石化、煤电等重点行业企业实施节能改造,强化工业企业节能监察,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耗。加快传统制造业清洁化改造,推广应用绿色新工艺和新技术,加快推进锅炉煤改气、煤改电、煤改生物质,切实减少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量。
同时推动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促进园区内企业废物交换利用、废水循环利用、能源梯级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引导提升绿色生产水平。
环境优化
水、电、气、运、钱、地、人、房,是保障企业发展生产的“八大要素”。为此,我市将鼓励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继续对园区内企业给予电价补贴,支持发展分布式能源,对电厂、大型供热锅炉进行升级改造,采用热电联产方式,实现园区集中供热。
同时加强企业融资支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联合金融机构共建企业应急转贷周转及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贷款支持、股权融资、发债融资、担保增信、保险保障等全面融资保障。持续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建立完善园区政务服务中心,推行“一窗受理、全程代办”服务,实现办事不出园区,办理事项闭环管理、限时办结。并推行网上办理,实现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或“一次都不跑”。
助企暖企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我市还将实行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市领导联系、秘书帮带机制,助力企业平稳运行、健康发展。建立全市工业领域企业家人才库,形成尊重企业家、服务企业家、关爱企业家的浓厚氛围,激发企业家以更高热情干事创业。
为促进工业企业对外交流,市经信局将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链发展需求,聘请知名经济学家、企业管理专家或咨询机构为企业家开展讲座和论坛,帮助企业抢抓发展先机,组织企业家研修考察,拓展企业家视野。(胡健 任墨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