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对于“家”的念想是执着的、浓烈的,古时候以“安居乐业”为吉祥,对“家”的眷恋和依赖也是国人们刻在骨子里的追求和表达。我们都渴望有“家”,有了“家”,就有了安全感,有了归属感,有了无限支撑的力量。
近年来,建行惠州市分行(下称“惠州建行”)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大对公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支持力度,探索长租房运营可持续模式,通过提供“融资”+“融智”综合服务,为城市插上一个个“安居”的翅膀,让老百姓“住有所居、住有宜居、住有优居”。
“活水”浇开幸福花
每天在家看看电视,偶尔下楼在小区里散散步、跟邻居下下棋,这是61岁刘大爷的安逸生活。刘大爷在惠州谋生,因为没有住房,作为符合条件人员获得了公租房保障资格,2021年住进了“和谐家园”,110平米的三居室基本配套,干净实用。
聚焦惠州近年来的住房保障工作,租赁住房体系建设和住房保障货币补贴机制都在不断完善,住房保障市场在不断往多元化发展。博罗县的“和谐家园”就是在惠州大建设背景下形成的,自2010年建成以来,主要聚居人员是县区的低收入群体。但家园往往也有“不和谐”之处,在建行介入改造前,家园受疫情后环境影响下,配套硬件设施投入进度缓慢,租客租金迟缴,管理方式落后,一定程度影响了租客日常居住和生活质量。
在接洽“和谐家园”项目后,惠州建行马上想到“住房租赁”这一破题之术。随后根据家园改造的痛点、难点,收集家园管理状况、居民居住诉求等信息,经过多次修改完善方案,创新探索“改造升级+物业管理”新模式,协同建信住房广东公司与博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为“和谐家园”提供加装道闸门禁、“个性化定制”租金收缴等全流程物业服务。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全方位的服务模式,得到了业主、租客的一致认可。
探索开路,实干破局。随着惠州建行住房租赁战略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渐入佳境,在保障众多家庭实现“住有所居”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总结“幸福安居”模式,对城市长租住房高质量发展已然形成了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金融“活水”不断流
走进惠州市护苗培智学校的陪读公寓,低饱和度色系的环境让人心生平静,房间里呈现出温馨、柔软、治愈的氛围,从进门的那一刻,就仿佛让人得到了安抚从而放松下来。
校园里有着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或许有所不同但也有所相同,他们一样天真可爱、生性浪漫,所以大家也给他们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星星的孩子”。护苗学校是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测试、训练、教育、咨询指导的公益性服务机构,也是省内唯一一所孤独症康复学校,自2003年创办以来,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壮大,已经发展为拥有教职工300+人,常年训练学生200+人的大型训练学校,承载着“星星们”和父母独特的旅程。
“每天都要接到好多电话,现在的住宿根本支撑不了学生和老师的需求。”随着求学家庭日益增多,早期建造的校舍早已饱和,同时教职工宿舍也接近饱和。由于再次兴建校舍、补足配套设施的需求,校方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不仅如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需求也对陪读公寓的配套设施有进一步的要求,更是成为压在校方心中的大山。
“还好建行向我们推荐了住房租赁产品,是真的有所不同,没想到银行还有这样的服务!”得知了校方的难处,惠州建行以“教育+住房租赁”为切入点,创新全套租赁方案,不仅能快速解决校方的资金需求,也能嵌入租赁管理模式,圆满解决校方的困境。通过资金赋能,该行成功为学校提供2500万租赁信贷支持,帮助护苗学校1.36万平方米宿舍顺利完成装修改造,308间宿舍如今已顺利落成。
站在学校的操场上,看着可爱的孩子们奔跑着、嬉笑着,在这所不大不小的学校里,飘荡着孩子们一路成长的印记。孩子们不再需要放学到点需要急匆匆地离开校园,可以和爸爸妈妈们搭建一个学校里的“小家”,这也是惠州建行积极落实“住房租赁+”的重要愿景。
安家路上的“新助手”
在新金融理念下,惠州建行69个营业网点、超1500名员工,都在致力于探索如何输出金融资源、贡献金融活力予以社会建设中。住房业务一直是建行“金融业务为市民,安居城市为市民”的关键业务所在,那么住房租赁业务就是惠州建行在探索破解住房难、住房贵、住房差的新金融赋能点下,“促活”市民安居梦的金融力量。
惠州建行围绕“n+住房租赁”业务发展主线,目前已落地“产业+住房租赁”“教育+住房租赁”“纾困+住房租赁”三大主营模式,立足惠州“3+7”千亿级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支持产业园配套宿舍建设,涵盖中韩产业园、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等企业,授信金额超16亿元,支持房源建设超6000套。同时,为助力房企纾困解难,通过支持保交楼项目,总计授信超2亿元贷款,赋能受困房企房源超300套。在助力扩大租赁住房供给的同时,惠州建行在优化信贷政策、提升服务质效方面不断探索,当前已实现投放住房租赁贷款超15亿元,推动住房租赁纵深发展。(通讯员 朱小婵 杨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