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当选为中上协ESG专委会委员单位
2023年07月13日   16:53 | 来源:中国文信网

  7月6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ESG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上协ESG专委会”)举办第二期ESG主题沙龙,会上,兴业银行当选为中上协ESG专委会委员单位,该行董事会秘书华兵被聘为专委会委员,并系统介绍了兴业银行构建ESG管理体系的具体实践。


  作为国内ESG理念实践先行者,兴业银行于2008年首家采纳赤道原则,2019年首批签署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治理理念,探索形成了“寓义于利”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模式,走出了一条兼顾国际标准和中国特色的ESG实践之路,并获得国际权威机构认可。根据全球最大指数公司明晟(MSCI)公布的2022年度ESG评级结果,兴业银行为国内银行业唯一一家连续四年获评国内银行业最高评级A级的银行机构。


  在公司治理维度,兴业银行将ESG纳入集团发展战略,优化顶层设计,形成了“全行一盘棋”的良性工作机制。该行于2022年正式将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更名为“战略与ESG委员会”,建立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ESG管理决策机制,引导、鼓励管理层积极探索多渠道、全方位履行环境与社会责任,在董事会成员中加入女性董事与具有ESG专业背景的董事,在业内率先成立ESG 管理中心;在发展战略规划中纳入ESG管理规划,全面推进ESG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内部治理能力;不断提升ESG管理指标构建能力,构建了具有兴业银行特色、涵盖组织治理、经济、环境、社会及其他五大类别共433项ESG管理指标。


  在环境维度,该行将“绿色银行”作为重点打造的“三张名片”之一,加快推动集团“全绿”转型,切实将绿色金融优势转化为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金融力量。作为绿色金融先行者,兴业银行聚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对接运用多层次金融市场资源,广引金融活水,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截至2023年6月末,该行绿色金融融资余额18008亿元,较年初增长1866亿元,其中绿色贷款余额7474亿元,所支持的绿色信贷项目可实现在我国境内年减排二氧化碳当量1811万吨、年节水量1039万吨。同时,兴业银行还发挥绿色金融专业优势,为金融同业和地方政府提供智力支持,携手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并有序开展自身碳减排工作,确立了自身碳中和目标和路线图,积极推动完成碳盘查和碳核查。


  在社会维度,兴业银行始终坚守人民金融立场,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覆盖面、满意度,在服务小微企业、支持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等方面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如,该行借助“银银平台”,将现代化财富管理产品服务输送给广大中小银行,并为其提供系统建设、人员培训、智慧化运营等支持,让广大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享受到均等化的优质财富产品,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截至6月末,银银平台合作客户达5000多家。


  在员工关爱关怀方面,兴业银行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创造公平公正、多元和谐的工作环境,构建富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高品质、高标准打造员工职业发展平台,不断增强员工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同频共振”。作为全国总工会首批“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单位之一,该行高度重视员工身心健康,为员工提供补充医疗保险、全员体检、健康讲座、消防知识培训等全方位关怀。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切实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打造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创新推出“兴声”平台,倾听员工心声,解决员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信息披露是ESG的重要基础和应有之义。兴业银行持续提高ESG信息披露水平,将ESG指标体系转化为具体落地措施,并通过绩效评价管理,将ESG评级转化为提升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的参照标准和实施工具,不断提升ESG管理体系的科学性。以《2022年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为例,该行融合国内监管要求与国际多项标准,通过8大专题、22项ESG议题、160项ESG指标,全面反映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亮点。报告主动披露的ESG指标数较上年度增加92.77%,其中67项指标为首次披露。同时,该行围绕ESG管理,持续加强与机构投资者的交流,交流ESG投资策略和自身实践方面的特色经验,共同推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巴黎协定等全球目标的实现。


  据了解,为引导上市公司做好ESG相关工作,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上协于2022年11月发起设立了ESG专业委员会,围绕“服务、自律、规范、提高”的基本职责,致力于为会员单位开展ESG工作提供交流平台,推动上市公司提升ESG管理水平。(兴业银行/供稿)


(责任编辑:丘辉)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