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梁绍领 通讯员
林丽嫦 陈雅琪)去年9月14日,中国银行惠州荷兰水乡支行来了一名81岁高龄的客户陈某。随后,工作人员发现交易异常,及时避免了客户落入诈骗圈套。
当天上午,陈某独自一人手持借记卡来到网点,坚定地要求取出4.7万元,称要用于购买床垫。经工作人员核实,发现这笔资金竟是在陈某到店前短短2小时内跨行转入的。这一异常的资金流动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和疑虑:一方面,如此高昂价格的床垫本就不符合常理,何况陈某是一位高龄独居老人,工作人员担心他已落入养老诈骗的陷阱;另一方面,提现金额与用途不符,所谓取出“侄女”的转账,极有可能是在协助诈骗分子过渡资金。
为了争取更多时间让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工作人员委婉告知陈某,需要联系家属配合提供相关资料才能办理业务,暂缓了本次业务办理。陈某虽有些不解,但还是离开了银行网点。当天下午,工作人员再次核查账户时,发现该账户已被安徽省某市刑侦支队以涉诈名义紧急冻结,这进一步证实了他们的怀疑:陈某收到的款项有异常,疑似为涉诈资金。
支行工作人员迅速将这一情况报告给当地警方,并协同警方上门了解详情。真相终于浮出水面:原来,陈某口中的“侄女”,他根本不认识。而是有诈骗分子以赠送昂贵保健品为诱饵,教唆陈某以购买床垫为由,到银行取出他们转入的资金,企图利用老人的账户转移涉诈资金。幸而银行及时采取加强核实、暂缓办理的措施,成功阻断了这笔潜在诈骗资金的转移风险。
风险提示:保护财产安全,守护幸福晚年
1、 警惕高价“养生”骗局:不法分子常以“养生床垫”“特效药”等高价商品为幌子,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关注实施诈骗。这些所谓的“神器”不仅没有科学依据,还可能是诱使老人协助犯罪的圈套。案例中以数十万元的床垫吸引老人,要求其到银行取出他人转入的资金,成功后即可获得昂贵的保健品,实则试图利用老人账户转移涉诈资金。
2、合规用卡,远离帮信风险:切勿因“人情”或不当“交易要求”出租、出借银行卡,或借用账户给他人过渡资金。犯罪分子为逃避追查,常通过多手转账、分散提现等手段洗钱,银行卡则是其中重要的流转工具。警惕不合规用卡,避免在不知不觉中沦为诈骗分子的“帮凶”或触犯“帮信罪”,给自己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