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郧西县:做实“四个强化” 推动法学会工作提质增效
2025年03月07日   11:02 | 来源:中国文信网

  郧西县法学会认真贯彻省委、市委“新春第一会”精神,积极主动在全县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坚定履职、奋勇争先,做实“四个强化”,全力为服务湖北建成支点提供法治支撑。


  强化保障到位,聚焦规范法学会自身建设。县委高度重视,保障组织支持到位。县委明确要求法学会要始终引导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坚定不移捍卫“两个确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立场。县委主要领导先后多次深入县法学会调研指导,第一时间帮助解决工作难题,第一力度保障各项工作需求。配强专门力量,保障机构人员到位。严格按照法学会《章程》规定,坚持把思想政治强、法律素养高、业务能力精的386名同志吸纳为会员,按要求配备会长、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各1名,副会长7名、常务理事21名、理事47名,健全建强法学会专门力量。加强衔接配合,保障各方协同到位。加强与公、检、法、司和人大等团体会员单位及10个县直主要行政执法部门的横向沟通、相互联动,最大限度优化资源,增强法学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组建3个57人法律专家团队,定期深入全县286个村(社区)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参与社会治理、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强化法律服务,聚焦履行服务大局职责使命。主动开展法治文化宣传。大力弘扬法治精神,组织会员开展制度化法律进机关、常态化法律进乡村、项目化法律进学校、专题化法律进企业、网格化法律进社区等“法律五进”,普法对象达6896人次,举办各类宣传活动15次,时时传播正能量,处处讲好法治故事。主动服务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组织法律专家开展“企业法律服务”“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联合司法、法院、团委、工会等单位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扎实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7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9000余份,现场解答法律咨询300人次,面对面为群众送上“法治精神食粮”。主动服务基层治理。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组织法律咨询专家下基层、沉网格,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围绕征地拆迁、医疗纠纷、退役人员涉访、非法集资维权等矛盾纠纷集中的民生领域开展调查研究。截止目前,共办理群众法律诉求166件次。


  强化首席咨询,聚焦首席法律专家制度落地见效。实体化保障。整合全县法律专家及公、检、法、司等执法部门人才资源,从政治素质高、法律知识全、实际经验强、纪律作风严的法律人才中,推选57名为首席咨询律师专家库成员,以聘任形式从其中聘请17名为全县首批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清单化推进。实行任务清单制,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每月定期到包联乡镇接单坐班,点对点进村入户开展工作,形成“群众点单、法学会派单”工作闭环。同时,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服务团队每月驻村工作不少于2天、入户走访不少于5户、开展法治宣传不少于1场、法律咨询不少于1人次。常态化考评。对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实行月度考评、年度考核制度,考评结果作为律师年度评先彰优、律师年审评价的重要依据,对工作不负责、矛盾化解不力,发生影响社会稳定案事件的律师予以淘汰,下一年度不予聘请。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以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服务团队累计参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75件,提供法律援助906件。


  强化示范引领,聚焦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开花结果。坚持“高位谋划”,建强线下实体化阵地。制定出台了《深化基层服务站建设的实施方案》,完善“首席+会员”定期坐班、吹哨约班等管理制度,按照一个阵地、一支队伍、一套制度、一本台账、一批成果“五个一”标准,依托乡镇综治中心,已建成基层服务站7个,其中县综治中心1个、工业园区1个、乡镇5个。依托“网格平台”,发挥线上调解优势。依托网格化管理优势,充分发挥各乡镇综治中心“无人律师所”和法律服务热线线上解答特点,探索建立了“首席+会员+网格员”联动服务模式,若群众有法律方面疑惑,由网格员引导先通过“无人律师所”线上咨询,力求做到问题处置落人、落责、落格,实现了会员入网格、专家助项目、法治促发展的服务格局。坚持“把脉问诊”,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把准“风险脉”,按工作需要组织首席专家到乡镇站点现场“会诊”,为重大项目、重大决策提供事前咨询论证、事中审查把关和事后监督指导。近年来,共出具法律咨询意见书15份,提供法律建议148条,成功处置涉稳案件3起。同时,将基层服务站点延伸到企业园区,按照“企业吹哨、首席报到”的模式,组织首席专家深入企业主动服务。截止目前,共为企业开展专项服务6场次,现场解决问题16场次,化解涉企纠纷6件。(撰稿人:程霄、曹毅、潘立力)


(责任编辑:洪鸿)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