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康市汉滨区江北小学积极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水育文化”为核心,形成了“让生命之水淙淙流淌”的办学理念,提炼出“三线三度”德育工作模式,有效推进“121”课堂改革,着力打造“123+x”劳动教育模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引领师生文明素养大幅提升,用心用情催开了文明之花。学校先后荣获“省级平安校园”“市级文明校园”“区级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成立组织机构,夯实创建举措。该校始终把创文工作摆在首位,纳入议事日程,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创文领导小组,细化了创文工作任务,形成“党政”负责人齐上手督导查办、班子成员包抓年级组全程指导、年级组负责任务落实的工作机制。通过召开校会、主题班会、中队会等形式,加强创建工作的宣传,真正形成全员参与、全程参与、齐抓共建的良好工作氛围。
秉承传统文化,传承红色经典。该校把国学经典作为师生早操前的诵读内容,通过全体师生诵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一活动坚持开展8年来,先后有500余人次在国学经典诵读、国学经典演讲、诗文比赛中获奖。每年的校园艺术节上,组织学生通过课本剧、小品、诗文朗诵等形式演绎国学经典,弘扬传动文化,得到了师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创新德育工作,育人成效显著。江北小学在学习借鉴外县学校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形成了自身特色的“三线三度”德育工作模式。实践中,学校通过德育储蓄银行兑付、德育小奖章评选、德育超市运行等方式,激发了学生崇德向善、修炼品德的积极性。同时,编写了《江北小学养成教育管理手册》,将学生养成教育纳入每周主题班会必讲内容,做到逢会必讲、持续跟进。通过宣传栏、手抄报、“红领巾”广播站等载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真正使真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不定期组织开展参观牛蹄岭战斗遗址、祭扫烈士陵园、保护母亲河、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主题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的情怀。
加强文化建设,形成特色亮点。在学校文化建设上,该校根据地域特点,形成“水育”文化建设体系,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环境文化等方面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同时,全面加大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力度,进一步优化了育人环境。
开展志愿服务,弘扬文明风尚。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了文明服务实施方案、文明服务制度,坚持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先后开展了“江小好教师”“江小水精灵”宣讲活动,组织了“文明礼让伴我行”“我是小小交通员”主题班会,举办了“争做文明小公民”主题讲座,开展了“争做文明人,争创文明城”主题手抄报展评活动。同时,深入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号召全体教师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定期开展义务清扫、交通劝导、助学帮教等志愿服务,展现了教师服务社会、乐于助人的精神风貌,为安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了一份力量。(供稿/安康市教育体育局 文/王照波 编辑/崔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