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石泉:科技赋能精准教学 助力课堂提质增效
2022年09月27日   08:55 | 来源:中国文信网

  “我想做一个与三角板全等的三角板,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有什么关系?”……近日,在安康市石泉县池河中学八年级一班,56岁的数学教师陈昌林正带领学生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课。


  1.jpg


  课堂上,陈昌林老师借助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平移、旋转和重叠等动画演示,化抽象为直观,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在合作探究中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在当堂训练环节现场出题推送,学生们通过手中的Pad终端设备进行答题,教室大屏幕上及时反馈出学生的答题情况,清晰的看到每一个学生的答题情况和统计,针对正确率较低的题目,陈老师又进行讲解……这新颖的上课方式,源自于该校的“智慧课堂”试点。


  2.jpg


  近年来,安康市石泉县池河中学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针对课堂学情掌握不精准,评价缺乏针对性,辅导缺乏个性化依据,池河中学按照“构建智慧+生态课堂”的思路,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使用网络资源丰富课前备课手段,采用信息化设备丰富教师授课形式,对学生课堂表现及时评价,利用智慧手段提升课后延展效率。今年秋季,石泉县在池河中学开始进行智慧课堂试点,为八年级两个班搭建了智能的学习环境,学生人手一个平板电脑,教师能方便地实现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全程监测、学情动态把握,学生学习都有明确的数据记录,教师手中都有清晰的统计报表,数据分析帮助教师随时调整教学节凑,提升课堂教效率,让教和学更智慧。


  3.jpg


  “传统课堂教学,老师只能通过学生举手发言来了解极少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智慧课堂上,可灵活地全员式组织学生通过平板参与答题,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关注和引导,互动反馈及时、数据分析准确省时。”八年级一班英语教师刘子燕说。


  针对大多数人担心学生长时间使用平板是否会影响视力,试点班的老师介绍说,并不是每堂课每个教学环节都使用平板,课堂中学生何时使用平板也完全由教师掌控,而且学生只能在平板上看到授课教师推送的信息,而无法自行浏览其他选项,更不可能玩与课堂无关的游戏。


  “每次答题系统自动生成错题本,还会有同类型的习题推送给我们练习,帮助我们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八年级一班学生刘晨很是喜悦。


  “在智慧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发生了变化,对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是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效率。智慧课堂是进行因材施教、推动教学提质增效的关键之举。开学以来,经过系统培训和技术员住校指导,两个试点班的教师基本上开始了常态化应用,后期将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激励措施,通过辐射带动,让更多教师深入探索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校长胡宇田满怀信心。


  4.jpg


  作为安康市日前唯一的全省智慧教育示范区,近年来,石泉县坚持先行先试与贯通使用并重,扎实推进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备、教、学、评、研”等各环节中,探索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的育人环境,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鼓励和指导学校及教师,利用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全过程进行伴随式的数据采集,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服务教师精准教学、学生个性化提升和课堂提质增效,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供稿/安康市教育体育局 作者/许启军 编辑/汪文瑞)

(责任编辑:筱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