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康市白河县茅坪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为基促进群众就业,全面拓展就业渠道,有效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处处呈现出一幅幅人勤业旺景象。
优化营商环境 做强特色产业
陕西盛世嘉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碧根果种植园区里,工人们正忙着管护林下套种的大豆,产业路建设也正如火如荼。“年初企业投资了6000万元建设碧根果种植基地,计划引进一条碧根果加工生产线,建设各类休闲娱乐设施发展农旅产业,期间政府积极帮助协调土地、申报项目、修建产业路。”公司负责人周宜章发展信心十足。一直以来,茅坪镇千方百计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开展“进工地、到一线、解难题”活动,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审批、用地、融资等难题,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强化就业服务 畅通就业渠道
“我腿残疾,行动不便,村劳保信息员为我接了毛绒玩具手工活,定期把材料送到我家里,再把做好的东西送回工厂,一个月下来我就能挣到1500块钱左右。”茅坪镇社区居民张寿云坐在铺满毛绒玩具的沙发上完成小熊的最后一道工序,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与此同时攀昇毛绒玩具厂房里机器来回转动,百余名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赶单。“几年前,毛绒玩具厂一开业的时候我就报名了,经过简单的岗前培训,我很快熟悉了毛绒玩具制作,现在我负责车间管理,每天工作时间不长,离家也近,周围很多姐妹都在这上班。”大山村何亚介绍到。茅坪镇始终坚持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发展,突出“产业、就业、创业”三业并举,大力发展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新型社区工厂,成立村级劳务公司,打通群众就业“最后一公里”。
招回乡贤能人 鼓起群众口袋
为发挥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乡贤能人带动作用,茅坪镇建立了乡贤能人信息库,全面掌握能人动态,同时每年定期组织召开乡贤能人恳谈会,动员能人返乡兴业。电商物流产业园负责人柴伦志就是众多返乡创业能人中的一员。2015年,响应政府号召,大学生柴伦志带着梦想与期盼回到家乡,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台电脑,一间房,一个人,在政府的扶持下他建起了自己的电商工作室。“柴总常年收购各类特色农副产品,帮我们卖了不少东西。”柴伦志运用“电商+农产品”商业模式作用,利用好各类网络平台积极发布展示各类农产品的生长、成熟、采收、加工等情况,畅通供销信息,实现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这两年我又新培育了金丝皇菊,引进了玉木耳等新品。”山上建园区,山下建工厂。为拉长电商产业链条,让更多群众融入产业发展各环节实现增收,分享产业增值红利。借助苏陕协作项目资金政策红利,柴伦志建起了电商物流产业园区,培育新产品,将前端延伸到特色种植、养殖,后端延伸到包装、仓储、物流等,为农户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更宽增收渠道。
下一步,茅坪镇还将围绕进一步做大做强“健康养老、毛绒玩具、富硒食品、电商物流、生态农业”五大支柱产业,精心策划编制“扩大产业规模、做强优势产品、延伸产业链条”的优质产业项目。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激发乡贤回归谋事创业热情,引导他们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返乡创业,造福乡里,助力产业兴旺、群众增收。(供稿/白河县人民政府 文/石婷婷 编辑/崔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