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项目—咸阳茯茶茶艺培训完美收官
2023年01月05日   14:56 | 来源:中国文信网

  1.1.jpg


  1.2.jpg


  近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来自咸阳市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咸阳茯茶制作技艺作为联合申报项目之一成功跃出国门,成为人类非遗代表作。


  作为丝绸之路的茶叶加工和集散地,陕西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咸阳茯茶文化更是其中一张靓丽的名片。茯茶诞生于陕西咸阳的泾阳县,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其原料取材于泾阳县的黑毛茶,用手工筑制,由于在伏天加工而成,故称之为“伏茶”,又叫茯茶、官茶、府茶。传统的茯茶制作技艺加工后的茶叶发酵出饱满的“金花”,成为茯茶区别于其他黑茶的主要标志,被誉为“丝路黑金”。


  为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营造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进一步巩固陕西省、市非遗保护传承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咸阳市群众艺术馆在元旦节假日期间举办了咸阳茯茶主题公益茶艺课堂。


  此次公益茶艺课堂为期三天。第一天,赵思涵老师从茶文化的历史与发展,茶类的基础知识,如何健康的饮茶三个内容带大家领略了中国茶文化的价值与魅力。从唐代煮茶,宋代点茶到明清的饮用,从饮茶方式的转变让大家了解到了不同朝代的饮茶风貌。第二天,课程以咸阳茯茶为主,从茯茶的起源到茯茶的制作技艺,通过传统冲泡的手法带大家从外形、汤色、香气、滋味等带大家品鉴了茯茶金花墨叶的红汤和醇厚饱满的茶汤,得到了学员的一致好评。第三天,茶艺师指科学地冲泡一杯茶,并且以艺术的方式把泡茶过程呈现出来,它蕴含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茶人的道德情怀。老师带大家从茶席布置、器具摆放、行礼入座,冲泡步骤、端杯奉茶、示意品饮等几个方面的知识结合咸阳茯茶的解说词,两两为一组,自行编创茶艺表演。通过学习,能让学员用技艺之美弘扬茯茶文化。


  学员刘女士表示:她利用元旦假期带着三个孩子参加茶艺培训,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不仅学习到知识,还在2023年的第一天收到了馆里送的新年礼物,觉得非常的开心。她不仅参加了此次活动,以往群艺馆举办的传统文化手工活动、节日节气活动她都经常参与,对馆里开展的活动给予了高度好评,并表示会邀请更多的朋友参与到活动中来,不断传承和大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供稿/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 图文/王佳梅 编辑/汪文瑞)


(责任编辑:刘易雄)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