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高广大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意识,汉中市镇巴县司法局巴庙司法所在普法内容、教育形式、护苗服务上做加法,通过送法进校园、预防性普法教育、护苗行动等多种方式,以“法”之名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法进校园,普法内容做加法
为讲好“开学法治第一课”,镇巴县司法局巴庙司法所以精准普法为导向,为青少年量身定制法治套餐。前期积极组织干部认真研读《民法典》《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全面学习交通、消防、自我防护等安全教育知识,广泛涉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犯罪心理学等多类知识,以理论+案例“正推反推”法深入挖掘与未成年人息息相关的普法热点、难点、重点。同时以网为“径”,大量浏览学习各类普法栏目剧、普法动漫剧,将当下热词与普法“干货”巧妙融合,使枯燥乏味的法律知识真正在青少年心中“热”起来、“活”起来。
法润心田,教育形式做加法
坚持“预防+普法”双管齐下,将普法的工作重点放在预防,确定“教育为主,普法先行”的工作思路。注重在“法律进校园”专题讲座、“开学法治第一课”、“庆六一·法护成长”大宣讲等法治宣传活动中加强青少年各阶段法律法规、安全常识的宣讲,以“理论+案例”、知识问答等联动式、沉浸式模式,提早打好“预防针”,教育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颗纽扣”,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同时,联合公安、妇联、共青团等多部门,积极探索“普法+心理疏导+心理教育”模式,将预防性普法延伸到矛盾排查、纠纷化解、案件办理等多方面,及时汇同协同部门现场开展普法教育,将法治教育融入德育教育、家庭教育之中,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寓教于法。
法暖童心,护苗服务做加法
坚持把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贯穿始终,聚焦《民法典》中未成年人保护条款,“拉家常”温情调处家庭纠纷,尽量将对未成年人生活、学习等方面影响降到最低,营造和谐成长氛围。妥善处理法律援助案件中涉及子女抚养问题,按照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生活的原则,积极释法说理,最大限度为未成年人争取利益。同时将保护的触角延伸到各个方面,密切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不断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的“司法之网”,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最优法治环境。(供稿/陕西省司法厅 组稿/尹涛 编辑/汪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