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六点”着力,精准监测,织牢防贫网
2021年06月10日   16:00 | 来源:府谷宣传
  今年以来,府谷县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防返贫动态监测及帮扶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坚持未雨绸缪,树立底线思维,从“六点”着力,精准施策,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一、找准“支撑点”,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县有关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文件及会议精神,府谷县结合实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有关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监测预警渠道、信息反馈、核实研判、审核认定、帮扶措施落实等具体事项,县镇两级及涉贫的14个部门成立了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专班,为全县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并以之为支撑,全面铺开防返贫致贫监测工作。
 
  二、把握“牵引点”,做好信息实时共享。为进一步提升数据质量,实现数据及时共享,强化精准识别,全县建立了行业部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预警信息报送与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每月10日前由县教体、住建、卫健、医保、水利、人社、农业农村、民政、残联、公安、交通、自然资源局、发改、应急等部门向县乡村振兴局(扶贫办)报送本行业系统内监测出的全县农户返贫致贫风险数据。坚持每月1次联席会议,切实做到了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实时共享,形成部门联动,合力牵引的新格局。
 
  三、注重“监测点”,全面开展摸排监测。今年以来,府谷县下大力气全方位,多点面,通过六种渠道,进行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农户主动申报。通过县级广播电视、镇村干部微信交流群、村民联络群及科技宣传月等途径大力宣传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申报和帮扶政策,着力提高全县所有农户对政策的知晓率,提醒其在因家庭成员身患重病、残疾或遭遇特殊变故,导致家庭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时要主动向镇村申报;摸排走访发现。利用干部摸排走访,进厨开柜看粮食嘘寒问暖看衣服,了解群众实际生活状况,随时发现有返贫致贫风险的风险户;数据预警监测。充分利用省级大数据平台系统,对收入波动较大、务工状况及身体变化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的预警监测;媒体暗访反馈。安排县级媒体对全县各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农户进行不定期暗访,发现疑似返贫致贫的风险户;信访渠道掌握。通过涉贫信访平台等渠道掌握有返贫致贫的风险户;众筹平台了解。通过“水滴筹”、“轻松筹”等平台及时了解发现全县农户返贫致贫风险点。截止目前通过水滴筹、轻松筹等发现信息两条,以提醒函的形式反馈所属乡镇进行核实研判。通过上述六种途径的密切监测,打通了防止返贫监测的壁垒,便于精准施策,兜稳防返贫底线。
 
  四、严防“风险点”,做好数据比对反馈。为便于收集各种渠道监测到的反馈信息,及时掌握全县农户的返贫致贫疑似风险点,府谷县乡村振兴局制作了《府谷县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疑似风险点乡镇核实情况统计表》,对重大返贫致贫的风险点进行了细化,统一了格式,便于分析统计。县乡村振兴局通过省级大数据平台将“收入连续下降”、“收入波动较大”及其它疑似返贫致贫风险数据进行了筛查,及时与部门反馈数据进行分析比对,交由乡镇进行核实研判。截止目前,共收集反馈两个批次共计10085条疑似风险数据,为镇村核实研判提供数据支撑。严防风险,及时预警,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五、瞄准“关键点”,做好入户核实研判。紧盯薄弱群体,瞄准六类人群(特困供养、低保、残疾、大病、突发事故人员、孤儿)返贫致贫的关键点,盯准帮扶措施的落实情况,持续跟进,发现不力,剖根究底,确保“病因”及时解决。各镇村按照反馈疑似风险数据,建立了反馈监测对象的电子台账,有重点进行入户核实,综合研判,极大的减轻了基层负担。同时将核实情况通过《府谷县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疑似风险点乡镇核实情况统计表》反馈县乡村振兴局,县乡村振兴局安排专人对数字进行分析,对核实情况进行全县通报,为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的纳入审核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今年以来府谷县通过研判纳入脱贫不稳定户3户,边缘易致贫户3户。
 
  六、着力“发力点”,不断提升幸福指数。对新纳入的监测户,严格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精准施策,每户安排一名帮扶责任人,落实了帮扶责任。与监测户面对面商讨,抓住短板弱项,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共计制定落实帮扶措施15条。府谷县着力“监测户需求、行业政策、帮扶措施”齐鸣共振的发力点,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府谷宣传(文/王利明)
 
  
(责任编辑:王利明)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