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大同市平城区近年来不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通过优化公共服务、整治环境、拓展文明乡风等措施,为农村带来了显著变化。2024年,大同市平城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为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平城区在2024年全面推行了“村收集、环卫转运、集中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并将所有农村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体系。据统计,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已达到87%,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率更是达到了100%,为农村环境卫生的全面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能源使用方面,平城区大力实施“煤改电”工程,旨在减少燃煤污染,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截至2024年,这一优惠政策已覆盖全区33个村、15357户居民,有效推动了清洁能源在农村的普及应用。
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平城区持续推动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目前,全区48个建制村已全部通上双车道公路,硬化路通车率达到100%,为农村居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此外,平城区还累计建成了173个村级综合文化站,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除了硬件设施的提升,平城区还注重文化活动的举办,通过文艺演出、展览展示、讲座培训等形式,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带到农村。据统计,2024年该区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近千场,服务群众10余万人次,并成功培育了32支乡村群众文艺队,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文明乡风建设方面,平城区依托每月一次的“首善平城·绿色文明周”活动日,常态化开展敬老孝亲、邻里互助、爱心公益等志愿服务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还引导居民将现代文明观念融入日常行为习惯和准则。2024年,该区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00余次、群众文化活动200余次,服务群众2万余人次,为推动乡村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平城区在推进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不仅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平城区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打造更加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而不懈努力。(秦世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