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联手“爱消除” 传统文化牵手数字产品成潮流“只消片刻,梦回敦煌!”2022年5月11日,敦煌研究院和莫高窟官博共同宣布“天天爱消除×敦煌研究院”联动版本——“敦煌奇旅”正式上新,在拥有超过4 2亿玩家的《天天爱消除》中定制一段特殊的文化旅程,邀请玩家共同以数字行动“恢复”千年文物本来的色彩与光泽。2022-05-13 来源:中国网科学
-
“智慧文化云”上线“浙里办”,云享文化盛宴近日,浙江数字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智慧文化云”已经上线“浙里办”。点击手机应用,市民们足不出户,也可体验丰富的文化活动。2022-05-13 来源:文旅中国
-
CBD数智机器人1秒查询8种防疫信息刷一下身份证,立刻就能显示健康码、核酸、疫苗接种等8种信息,这样的数智机器人应用在了CBD地区的写字楼。这是记者从北京CBD管委会获悉的。2022-05-08 来源:北京日报
-
河北蔚县博物馆:积极探索“互联网+”智慧体验服务蔚县作为全国第一国保文物大县,文物资源十分丰富,2017年新建成开放的蔚县博物馆作为河北省建筑面积最大、展览面积最大的县级博物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观众好评。数据显示,开馆以来,蔚县博物馆陆续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2022-05-07 来源:文旅中国
-
上海:“数字哨兵” 助力精准防控随着上海重点企业逐步复工复产,许多重点区域和公共场所推出了“数字哨兵”,能在极短时间内对进出人员的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疫苗接种等防疫数据进行核验,为精准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2022-05-04 来源:科技日报
-
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记者今天从中国广核集团了解到,5月2日13时42分,随着并网指令的发出,辽宁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这标志着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具备发电能力,向着商业运行目标又迈出了关键一步。2022-05-0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大国重器”在这里铸造——“五一”假期走进央企生产一线在东北地区,分布着一批事关国计民生的“大国重器”企业,它们在我国工业发展史上创造了一项项“第一”,这背后,是它们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是几代优秀产业工人的奉献接力。“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记者走进火热的生产一线。2022-05-02 来源:新华网
-
北京:到2022年底快递网点禁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记者28日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2年度工作要点》近日印发。工作要点提出,将从源头推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减量,到2022年底,北京市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2022-04-29 来源:新华网
-
机器人“员工”上岗地铁大兴机场线 可提供线路咨询和导航引领等服务可问首末车时间、可查航班信息、可在站内导航……昨日,地铁大兴机场线草桥站新“员工”——首批车站智能服务机器人正式上岗。乘客在站内遇到问题可向它提问,近距离体验智慧地铁的服务。2022-04-08 来源:北京青年报
-
冰雪与文化科技融合 北京海淀冬奥文化广场开园伴随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开幕,全国各地冰雪体验项目百花齐放,以“冬奥”为主题的文化广场也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开园。2月4日,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公园的冬奥文化广场正式对外开放。2022-02-08 来源:文旅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