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起邦禹王城,
辟地拓天砥柱雄。
绕台青龙盘垣过,
侧顾盐海盬波宏。
姚暹一指东南开,
鸣条岗下驰银龙。
俱进与时担大志,
夏都安邑再葱荣。
禹王城遗址,即古安邑,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北7.5千米处禹王乡的禹王村、庙后辛庄、郭里村一带,地处青龙河平川和鸣条岗丘陵地带,因传说夏禹曾在此居住过,故俗称禹王城,为春秋战国时期(前562年—前339年)的魏国国都安邑城,也是秦、汉(前206年—前202年)及晋(266年—420年)时的河东郡治所,总面积13平方千米。
禹王城遗址有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台四部分,大城形状如梯形,小城在大城的中央,禹王台在小城的东南角,中城在大城的西南部。禹王城遗址文化遗物有锛、锄、镢、斧等器具的陶范、平首布陶范及陶罐、陶盆、铁锛等。汉(前202年—8年,25年—220年)时,古安邑(禹王城遗址)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华夏寻根溯源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8年1月13日,禹王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禹王城遗址共分为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台四部分[3],小城在内为“城”,外面的大城为“郭”,具有春秋战国时期“城郭制”的特点。禹王城遗址的这种城郭布局,属于“内城外郭式”。即在方形外郭内部有内城。
大城,属战国前期(前562年—前339年),地跨鸣条岗黄土丘陵和岗下平原,周长15.5千米,北窄南宽,整体形状略呈梯形,墙基的宽度除西北城角有1千米的地段为22米外,其余部分都是10米—12米,高度为3米—8米之间,四面城墙皆板筑夯打而成,北墙和西墙保存较好,一般残存2米,最高达5米,南墙和东墙保存稍差,东墙南段及东南角遗迹不明显,除北墙之外,其余城墙均不是一条直线,在西墙北段外,似有护城壕痕迹,东墙长1530米,西墙长约4980米,随地形起伏而曲折,是四个城墙中弯曲最多的,南墙长3565米,北墙长2100米,外侧有护城壕。
中城,处于大城西南部,略呈方形,中城垣周长6500米,面积约6平方公里,其西、南两城墙分别是大城的西墙和南墙的一部分,北墙长1522米,高1米—5米不等,东墙存长960米。
小城,位于大城中部,小城整体形状为缺去东南角的长方形,周长3270米,面积约75.4平方米,墙宽5米—6米,地势高出周围地面1米—4米,小城地势略高,应该是春秋战国时代安邑的宫城,而大城即郭城。
禹王台,在小城东南角,又称禹王庙、青台,系方形夯土台,高11米,东西长58米,南北宽70米。从夯土台的剖面上来看,其上部夯土时代较晚,下部夯土较早。
本网编辑:李俊 投稿邮箱:kxdblj@163.com
(责任编辑:夏县发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