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维谈艺术》之当代美术大家批评——范曾
2018年03月26日   17:08 | 来源:书法报—书画天地




  艺术家简历
 

  范曾 1938年出生于江苏南通。中国书画大师,著名国学家、诗人。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名誉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终身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南通大学终身教授,稽山书院、盘山书院院长。曾获法兰西公民之星金质勋章、意大利共和国大将军勋章等。
 

  著有《大丈夫之词》《中国画研究法》《经史漫步》《范曾诗稿》《庄子显灵记》《范曾简墨》《尊贤画集——范曾与八大山人神会》《范曾诗文集》《范曾诗稿》《范曾散文三十三篇》《老庄心解》《论文学》《趋近自然》《范曾海外散文三十三篇》《大木葱茏》等约150部。
 

范曾的缺憾

乔 维

  范曾先生在书画界的影响,算得上是一个名牌符号,其人物画作品曾给画界带来一股冲击波,同时也给学术界融入了纷乱的思潮。他以流畅的线条,个性的人物造型,以及古代人物的塑造,把清爽和飘逸的笔韵带入画面,形成了一种“范曾体”的艺术模式。但在艺术的创造与突破上,始终没有走出任伯年的表现手法,其作品题材多数局限在传统故事的框架内,在绘画技法上依旧沿袭着传统而熟练的功底,但终究没有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除在技法与构图上需要创新之外,更多的是体现在美学的审视角度上,展示历史承载的使命。无论山水花鸟,抑或人物绘画,如果上升到艺术创作,都无法游离出美学的范畴,跳闪出时代责任的生命线,甚至偏离艺术史的轨道。盘点范曾先生的人物画作品,都是以伶俐的线条勾连出作品的趣味,以精明的笔墨涂染出画面的秀美,但却没能刻画出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读其作品,本来是想寻求一种望穿秋水到深处的境界,但却因为一览无余而索然,难以触到其间有多少生命迹象,无法捕捉到有时代感的意蕴,形成一种僵化的套路格式,甚至缺失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个性。
 

  艺术是抽象的,如果来解读人物画,其实就是以线与墨的技法,精巧地构思出有美感的作品。而美学涵盖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艺术史等多类学科,应用到绘画里,则需要深厚的学养,让线条穿透人物内心,用笔墨去拓宽空间厚度,在线与面的维度里展示时代意义。从而在艺术的基础上延伸出使命感,在美学的领域里活跃着生命价值,让抽象的东西幻化成一股清水,能让人在美的享受中感悟到一种责任。
 

  范曾先生的绘画作品,尽管线条舒畅,人物造型精妙,但缺失了自己的语言特质,让艺术表现流入庸俗。而至关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因为没有创造性的绘画语境,很难写进美术历史的长卷,只能成为绘画历程中的一个过渡符号。如果检阅范曾先生的作品,选取出能代表他艺术风貌的《后赤壁赋》《老子出关》《钟馗神威》等精品之作,其作品取材俗于传统,笔法始终没有走出任伯年的痕迹,在章法上看似想表达出新意,却无法跳出虚谷、石涛、董其昌、吴昌硕等名家的影子,而他在创作中所追求的意境,只能归属在小品文式解读系列。
 

  如果就范曾先生的绘画语言来说,解读成时代中的一种美术现象,勉强可以称其为通俗之美的艺术,但放到中国绘画艺术历史长卷,可能会影响到艺术创新的审美价值,给书画界宏观的艺术追求带来混乱。“笔墨当随时代”,这是艺术家所必备的修养,追溯历史或回望现代艺术,能够写进美术史的名家,他们的作品都有时代的影子,无论写景或人物花鸟,贯通在其间的笔墨,无不沾染着画家所处时代的艺术变化。
 

  梳理范曾先生的绘画作品,除了受当下书画界悬浮思潮的因素影响,在创作上缺少自己的绘画语言外,尤其在技法与意象化范畴里没有创新,不能给时代或美术学留存借鉴的创造价值。回望中国美术走过的足印,石涛有“师法自然”与“借笔墨以写天地而陶泳乎我也”一说,吴昌硕将书法篆刻的用笔、章法入画,成就了独特的金石艺术韵味,而任伯年的画风除了沿袭传统外,也借鉴西画法让色彩入墨,作品呈现出简明丰富的个性。但范曾先生的画作,一直重复在一种套路里,缺少变化,没有创造的能动性。艺术核心价值是表现在创造的质量上,没有创造的艺术也就无从谈它的生命价值,所以范曾先生的绘画作品,只能是面对厚重的美术史,站在边缘遥望一下美术长河的项背而已。
 

  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评判,首先是看艺术家的创造和探索,对画家而言也同样如此。评价一位画家的前提条件,主要观其作品是否有独立的绘画语言、创作风格和艺术表达形式,是否具有艺术创造的价值。在中国绘画史的江河中,大浪淘沙般留存下来的诸多名家,他们都通过作品表达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表现着对现实的理解与人文关怀,如果站在绘画历史的角度去评判,艺术史是检验一位画家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所以范曾先生的作品,无论从绘画语言,还是作品的内涵精神,都缺失了能够传递真实情感的温润,游离在当代艺术本质的边缘。
 

  范曾先生作为画界的标签,他的作品应该具备艺术的使命感,具有和名气相匹配的绘画责任,以及让笔墨流溢出时代气息,在人物创作中发挥出生命动态。遗憾的是他的多数作品都近乎程式化,往往让灵巧替代了深度,把惟妙惟肖的画风当成特点,刻意追求畅美效应却落入平庸,至于表现出的美学意义,被机巧嫁接成甜俗的艺术形式。其实,范曾先生的美术功底是比较扎实通透的,从其作品中人物的造型,可以看出他的素描和白描的基本功,线条与笔墨老辣到信手拈来的程度,又因传承了蒋兆和、李苦禅、李可染等名师,在他的作品里无形中潜藏着前辈的精华。范曾先生的学养精深而厚实,曾受教于南开大学历史系,人文历史学识可谓渊博,在他的自传体《范曾自述》,以及《范曾演讲录》可以领略到他知识的积淀。但他的人物画创作,如果深入到艺术体系的境界里,似乎和他的学养与知识结构形成了很大的差异,作品内容和他在书画市场的品牌标识,如果按学术和艺术的视角来解读,是无法放到相同的平台去展示的。这种鲜明的品牌效应与艺术质量反差,归类到艺术史的实践检验中,是属于书画市场不成熟的表现,也是社会的浮躁侵染了书画艺术。当你穿越美术的历史隧道,让漂浮的尘埃渐渐消落,会发现范曾先生作品中的语境缺陷。
 

  范曾先生在书画市场被追捧到了大师的级别,也恰恰迎合了一个时代的浮躁,以及书画市场的喧嚣与审美的平庸化,这是当代美学与艺术市场的错位。随着学术价值渐渐融进艺术市场,经历过乱象的创作过程也会逐渐沉淀,以艺术的生命价值来引导市场规律,最终会触摸到艺术作品的本质面目,相信范曾先生面对源远流长的艺术史,会体悟到自己绘画的语境缺憾,能融合而接受日新月异的艺术进程。(作者:乔维/艺术评论学者)



范 曾 国画 《
钟馗宠犬



范 曾 国画 《
蒲松龄造像



范 曾 国画 《
促织



范 曾 国画 《
老子出关

(责任编辑:中庸)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