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维谈艺术》之当代美术大家批评——范扬
2018年07月09日   14:01 | 来源:书法报·书画天地



艺术家简历:
 
  范扬1955年出生于香港,祖籍江苏南通。曾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书画院院长,金陵美术馆馆长。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副院长、博士后工作站导师,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范扬笔墨的扭曲与浮躁
 
□乔维
 
  范扬先生的画作在当下被人称为名作,并以“细腻”“雄浑”两个词来形容其笔墨,称他是当代中国画的开拓创新人物代表。之所以给其这样的头衔,说明观赏者还没有真正地走进他的艺术世界,也没能深切体会到把范扬先生放进美学历史空间的尴尬。范扬先生的画在当下充其量属于探索的一类,因他在笔墨上表现出的浮躁与扭曲,且在绘画语言上的张扬与怪异风格,都无法成为中国画的美化镜像。他作品中的技艺和法度,或画品内外的美学意象,无论从线条到墨韵笔法,还是去寻找时代的笔墨痕迹,都难以达到与其名相匹配的经典之作的水平。
 
  范扬先生对历代画家均有研究,接受过诸多名家的教诲与面授,在山水和人物领域都沿袭了传统,但在追求拙笔时却僭越了传统。看范扬先生的绘画,给人的印象是满纸烟云清爽与细腻,但细究到他落笔的去处却多是浮浅。因中国画主题、旨意决定了它的属性,但在技法之外却蕴含着时代意象,而范扬先生的笔触往往游离在意趣之外,以传统路数标新立异,却失去了美学价值。对于范扬先生的艺术评价,有学术评论说他是追随了黄宾虹的风格。黄宾虹是近现代山水画一代宗师,其作品注重章法的统一协调,让虚实与繁简、疏密融揉在一起,达到了凝练与遒劲,形成了严谨却又纵横奇峭的景致。黄宾虹绘画技法的应用,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范围内,把书写性带入到画面中,打破了中国画皴擦染点的格局,让其山水画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范扬先生的山水同样以写意线条笔法入画,但他书写的线条却显得粗陋而浮躁,在画面的整体把握上生硬而繁杂,从而远离了山水画意象之美的范畴。
 
  纵观中国山水画发展史,虽然每个时期的作品各不相同,但其创作的母体却无法脱离画家的审美取向。范扬先生的作品审美却表现出杂乱之态,甚至在部分画作中有扭曲的迹象,无法给观者舒畅幻美的感受。他的多数作品,结构造型与布局大胆另类,点墨细腻,线条勾勒得简练而显苍老,作者想营造雄浑豁达的笔墨效果,却因缺乏情感的表现,让画面的审美取向偏离了时代意义。我们无从感知范扬先生创作时的心境,但在其笔墨间似乎能寻找到他求变的轨迹,他企图在传统的基础上绘出作品的新意,用写意线条替代墨色,力求创造一种另类的绘画语言。清代画家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提出:“画忌六气,一曰俗气,如村女涂脂;二曰匠气,工而无韵;三曰火气,有笔仗而锋芒太露;四曰草气,粗率过甚,绝少文雅;五曰闺阁气,描条软弱,全无骨力;六曰蹴黑气,无知妄作,恶不可耐。”如果用《小山画谱》中的“六气”来检阅范扬先生的作品,他的笔墨间或多或少都有“六气”的影子,尤其在求变过程中更是放大了画忌中的“六气”。
 
  关于对范扬先生画作的评价,曾有人说:“范扬是一个严谨、敏感、充满激情的艺术家,涉足多个题材领域,其作品变化多端,让人目不暇接,他甚至会放弃轻松到手的成功而转向新的方面去尝试。”正因为范扬先生在艺术创新上的多变,以及他刻意去强调线条的粗狂,又因在造物上审美观的错位,让其作品出现了扭曲与精神分裂,给人以惊悚、荒疏般的突兀感。中国画最关键的特点是有归属性,在物象的内容表达和艺术创新上,能够反映社会的时代意识和审美情趣,挥扬出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彰显着人文情怀与思想境界。观察范扬先生的多数作品,难以搜寻到严谨与激情的笔墨,他敏感的笔法让人产生不安全感,甚至落入神经紧张和压抑的状态,这违背了美学意义上的崇高之美。
 
  范扬先生涉猎中国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人物画上造诣很深,我很欣赏他没有创新之前的笔墨,他早期作品的传统味很浓,绘画的章法规范,线墨布局与色彩流畅自如,无论从技法到物象的结构处理,都显现出功夫的积淀与成熟迹象。遗憾的是在追求艺术创新的态势下,他扭曲了绘画本质的气韵与造化,陷入浮躁而怪异的另类中。如今他一味追求创新和再造笔法的路数,误入了自设的艺术屏障。他在选择母体素材与线墨走向时,似乎误读了美学的意义,从他张扬的笔墨和诉求物象怪异中,能感觉到一种扭曲与浮躁的创作态势,这偏离了时代意识上的审美界限。诚然,当代艺术发展需要创新精神,但是无论笔墨创造还是审美超越,都不能游离到深远的美术史之外。美术长河源远流长,其间也不乏沉渣泛滥和泥石浑浊,能存留下来的作品也是经过历代审美与实践的检验。吴冠中先生对当代艺术曾经有过忧虑,他说,“中国艺术最显眼的景观是抄袭”,他批评中国艺术缺失了创造性,言外之意却是当代艺术陷入了创作上的瓶颈,也揭示了当代多数艺术大家无法走出历史的状态。创新与超越不能等同,范扬先生的创新不代表超越,况且他的创造带着浮浅与扭曲,笔墨技法看似激情狂放,在书写线条的粗疏而随性中,也暴露出他审美意念上的缺陷与薄弱。
 
  客观地讲,范扬先生的部分山水和花鸟画,在艺术上积累了很深的绘画功底,有厚重的传统文化积淀,也传承了古人优秀的笔墨风格。用荆浩的《笔法记》去解释他作品尺度的话,他在气、韵、思、景、笔、墨的运用上可谓精炼,能体悟到其画面中物化唯妙的景象。范扬先生也许在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语境,但无形中却卷入当下书画的淆乱中,迷失了艺术审美的方向。(作者:乔维/艺术评论学者)
 
 
范扬国画枝隐头陀罗汉法
 

范扬国画翠屏青嶂
 
  
范扬国画甘南迭部县益哇乡写生
(责任编辑:中庸)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