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四五”,中国经济正以稳健的步伐不断向好发展。2022年,是“十四五”的关键一年,也是白酒产业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会。
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四特酒以生态、高效、创新、发展为关键词,紧扣时代要求,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迈出了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的坚实步伐。
01绿色经营保驾护航,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是我国从速度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于白酒行业而言,酿酒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是白酒生态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多年来,四特酒一直坚持对产地生态环境进行可持续利用,保护酿酒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生态环境,达到白酒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企业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基础保证。
四特酒的酿造地樟树市,位于赣江“出山口”,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润,光照充足,年均272天无霜期,水质清澈透明,具备适合酿酒的纯天然生态环境。17℃的平均气温、发酵窖池亦石亦泥的质地以及富含各种矿物质的土壤,为酿酒微生物的生成和繁衍提供了优渥的自然条件,也使四特酒在发酵过程中,酒体的矿化与活性化大大增强,众多复杂的有益菌群充分融合,酿成清香醇纯的特香酒体。
在生产工序中,四特酒创新生态酿造技术,优化生产资源,进行清洁生产,形成低能耗、高产能、零污染的良性生态产业链。在工业生产园区内的建设和管理上,四特酒坚持走生态化经营和发展之路,打造酿酒工业生态园,严格管理园区生态环境。针对园区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实施维护管理,实时监测废水废气的排放,以营造园区内整洁、绿色、健康、无污染的生态生产环境,保护与建设适宜酿酒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依托产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千年酒文化历史,四特酒全力打造出一条白酒工业旅游线路,集酒文化与自然风光为一体,通过酿酒工艺展示、酿酒技师现场品鉴、生态旅游参观等体验形式,打响了四特酒文化旅游的特色品牌。自2005年起,四特酒每年邀请经销商、大客户,组织媒体单位、优质消费者到樟树生产基地,参观四特酒的酒文化展示中心、酿造系统车间、包装系统车间、科技动力车间、仓储配送中心、科研中心大楼及配套群楼等建筑,让消费者近距离感受酿造过程中的匠心坚守与开拓创新,体会特香型四特酒的传奇风韵。
近年来,为提升特香型白酒生产观光与文化体验,做好酒旅融合,四特酒斥资筹划建设仿古酿造城、酒文化广场等十余个文化建设项目,提供文化展示、餐饮娱乐、会议休闲、观光旅游等多个功能区,为打造樟树酒文化旅游新名片,进一步挖掘江西文化提供了重要基础。
02规模化、智能化赋能生产,促进生产方式变革
步入工业4.0时代,企业生产趋势朝着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为打造更智能、更安全、更高效的工厂,四特酒不断推动传统生产方式向机械化升级,力求降低成本、节约资源、提升优质品率,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生产技术上,除手工车间保留了传统匠心酿造工艺外,4大机械化车间在传承“整粒大米为原料,大曲麦麸加酒糟,红褚条石垒酒窖,三型俱备犹不靠”的酿造工艺基础上,不断革新生产手段,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强化酿造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监控,保证标准化生产工艺流程,提高产品工艺和基酒质量的稳定性。新引进的自动化灌装线,能达到11500瓶/小时的产能。36头自动灌装机,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机器人装箱机,可靠性高,故障率低,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适应高速生产线的流水作业。
规模化生产上,四特酒拥有祚延园、承延园、阁皂山三大酿酒厂区,产能6万千升,储能突破11万千升。其中,2021年新落成的万吨酒罐群项目,共计48个200千升高品质不锈钢储罐,储酒规模达9600千升,保证了四特酒高中低档全线产品的良性生产和运营,为四特酒稳健发展提供强力后盾。该项目采用了DCS集散控制系统,高标准的建设标准,实现勾调,调运,存储管理的可视化运行,将酒罐群的储量、流量、温度、压力、存储年限等信息,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传达到主控室,为生产优质产品提供了精准的信息化服务。
在对工业排放的处理上,四特酒坚持“无害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处理原则,依靠管理和技术力量,在能源消费、生产、监测、控制等环节,实现科学管理,采用处理装置对产生的糟水进行分离并重复利用,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把控排放,全天候检测管理,力求实现对环境的“零污染”。
在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上,四特酒坚持“循环利用”原则,选用可回收循环利用的环保材料,从生产源头上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效益。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冷却水循环系统和洗瓶废水回用系统,采用循环回收、清污分流、净化利用、分质供水、一水多用、中水回用等节水工艺,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03把握传承和创新辩证关系,激发发展活力
加强技术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对于具有独特工艺传承的白酒行业来说,科学把握传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以酒的属性为根本,才能让白酒产业得到更好的继承发扬。“让传统的更传统,让现代的更现代”,四特酒一手紧抓非遗传承,一手推进科研进步,以深厚扎实的传统酿造功底,先进前沿的白酒技术创新,打造符合现代生活理念的白酒精品。
制曲、蒸馏、发酵、精心勾调等一系列工序,蕴含着一代又一代匠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四特酒“12353”酿造技艺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入选江西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在江西非遗集市及江西省博物馆向世人展示着特香魅力。
四特酒一直非常注重“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内部实行“师徒传帮带”模式,建立了专职从事项目保护工作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并拥有专门用于研究、保护传承四特酒酿制技艺的实验车间,同时积极参加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等活动,用实际行动助力“非遗”可持续发展。
除了传承发扬传统酿制技艺外,四特酒多年来坚持将研发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作为企业发展的命脉,在专利创新领域硕果累累,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05年以来,四特酒企业技术中心和江西省特香型白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继成立。2018年,四特酒检测中心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成为江西白酒行业唯一通过该认可的实验室,检测水平行业领先。
通过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尤其是专利创新领域加大投入,四特酒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均取得积极提升。四特酒科研团队组织开展的《“特”型大曲微生物及其酶系对“特”型酒风格风味影响》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项荣誉,研究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2013年,四特酒公司“利用酒糟生产特香型调味酒的研究与开发”、“特香型窖泥的培养与应用”分别确立为国家火炬计划和星火计划项目。
截至2022年3月,四特酒已有有效专利79项和发明专利11项,在白酒行业中排名前列。这些发明专利成果均经过四特酒科研人员反复研究提炼而来,并广泛应用于四特酒生产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正是凭借技术创新,四特生产工艺得到不断改进,在坚守特香传统工艺精华的基础上不断突破,使得四特酒的自然醇味在现代工艺下雕琢的变得更加精细,终而成就了特香型白酒极致的口感和卓越的品质。
04以文化内涵为支点,撬动品牌力增长
中国酒业正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期”,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要确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近年来,四特酒以讲好文化故事,传播品牌内涵为支点,通过全国化拓展寻找市场增量,换来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整体来看,在从区域酒企到全国性酒企的蜕变过程中,四特酒通过市场开拓与产品创新同频共振,加之品牌营销强势辅助,迈出了走出江西、走向全国的坚实步伐。
“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张弛有度、重点突出”这是四特酒在市场布局中秉持的战略方针,在此基础上,四特酒还实施了市场渠道管理扁平化、网络建设密实化、产品结构层次化、营销体系诚信化和营销队伍专业化的“五化工程”。2019年四特酒全国招商会进军广东、河北、江苏等重点市场,开启新一轮的全国化扩张,进一步渠道下沉,有条不紊地推进品牌全国化。截至目前,四特酒除了在江西市场稳坐头把交椅、占据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之外,还在福建、广东、江苏、湖南、河南等近10个市场实现了过亿的年销售额,在全国市场拥有不俗的实力和成功的运营推广经验。
产品创新上,四特酒以大单品四特东方韵为核心抓手,加之四特十五年、四特二十年、四特锦瓷、特香经典等系列产品的加持,消费群体覆盖各个阶层,涵盖高、中、低端产品线。随着市场份额逐步向高价位产品集中,四特酒持续推出匠心产品,不断优化与完善产品结构,以天工回味1952、天工回味1972、玺藏·拾等新品形成高端产品矩阵,稳固在优势市场的领先地位。
品牌打造层面,四特酒以跨界营销为手段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以文化综艺、体育赛事、主题活动为载体诠释品牌内涵,书写“世界因我而不同”的特香传奇故事。冠名高铁列车、CCTV央媒传播、WCBA等各大体育赛事的大力赞助、与《圆桌派》《瞰美丽江西》《闪耀东方》《青春京剧社》等经典文化IP达成战略合作、联袂凤凰网《酒业相对论》、网易《中国酒镇》展示企业风采,四特酒实行多品牌运作,多渠道并进,多维度宣传,每一步营销创新都围绕着“文化”这一核心展开,潜移默化地向世界表达四特酒的价值主张及中国的品牌文化自信。在“第13届华樽杯中国酒类品牌价值200强”研究报告中,四特酒以品牌价值328.97亿元,位列中国酒业前30强,较去年提高48.93亿元,保持奋进之姿,呈现出巨大发展活力。
精酿奉献四方,价值源于特色。四特酒建厂70年以来,聚焦特香白酒发展,为广大消费者酝酿出清香醇纯,回味无穷的酒体,留下了“求真务实,从容久远”的历史足迹。站在高质量发展潮头,四特酒将绘就更加传奇的特香画卷,朝着新的目标笃定前行,为酒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独特力量。(杨子琪 文图:四特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