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字号:福同惠(五)
2016年07月30日   09:57 | 来源:中国发布网

  作者:冯建国

  第一章 福同惠与河东文明(5)

  盐湖区是今人为之所以起的名字,自元朝以来均被成为运城,自古是河东一带政治。经济、文化聚集的中心。相传西周时期为周穆王第五个儿子的封域,春秋时属晋,因产盐而被称作盐邑。战国时归魏管辖,更名为盐氏,《史记.秦本纪》载道:昭衰公“十一年,齐、韩、魏、赵、宋、中山共攻秦,至盐氏而还”。其中所谓“盐氏”,就是对此地的称谓。汉时称司盐城,驻有司盐都尉,唐置运盐使,五代因之而延续。

  宋、金、元时期均置盐运使司,曾经改称为潞村,史上多有笑谈,戏称大约为天下最大的村落。至元延祐初年(1314年)被更名为圣惠镇,如果史册有记录,恐怕又是其时中国最大的镇点了。元延祐六年(1319年),运城成为河东陕西等处都转运盐运司,朝廷设立专门机构驻守,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八月,盐运使那海德俊开始筑建新城,简称运城。

  神奇,是对运城的赞美,仅从名字就略见几分:先称村,后为镇,再谓城,由小而大,自简而繁,而且圣惠、凤凰两显,又可谓龙凤呈祥,不知中国境内如此之城能有几座?只是自此,运城之名始见中国版图沿革史册,至今再不曾变革。

  城市是一定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社会文明的集中体现,并以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反映着它所处时代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探寻城市历史,可以再现古代社会发展的脉络,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宝贵财富。其规模大小,繁华程度,象征着它在历史上曾经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运城作为城市的出现比较独特,它是因盐而设城,盐因城而聚散,自秦之后便商通三省,人集五方,庙观学校,官师武备,坊市保甲,一应俱备,从而形成城市规模。至明时,已是精彩纷呈固若金汤,古城墙周长九里十三步,高二丈许,池深七尺余,城门上各筑城楼望亭,灿灿然令周边其他城市望尘莫及。

  明朝天顺二年(1458年)时,因盐业丰而库银足,官府则大兴土木,遂将城门改建成四座,东曰“放晓”指日出,西曰“留辉”叹落日,南曰“聚宝”寓盐池,北曰“迎渠”含姚暹渠,各有天时地利寓意。后来在此地设监察院,驻巡盐监察御史。清朝时依旧制,雍正十三年(1735年)设河东盐政司。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因运城市规模日渐扩大,商业流通日渐繁华,遂将河东兵备道从蒲州移驻运城。不久后福同惠便在这里诞生,或可曰天意使然。

  (周建设 推荐)

(责任编辑:周建设)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