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场馆焕新 高水准办赛
2023年07月17日   11:53 | 来源:光明日报

  “体育中心穿上‘新衣服’,大运氛围越来越浓厚啦!”家住四川成都双流体育中心对面小区的居民何世全,见证了家门口这座大运场馆的蝶变——外立面挂上了大运会标识标语,内部设施设备也进行了改造更新。


  双流体育中心于2008年建成投用,是一座普惠性综合性体育场馆,承办了大量体育比赛及大型活动。再过十多天,这里将迎来成都大运会羽毛球和田径两个项目比赛。


  “根据赛事需要,羽毛球场馆中心将原有的一个羽毛球场地和相邻的篮球馆进行升级改造,构成目前羽毛球比赛1、2号场馆,分别用于预赛和决赛。”步入双流体育中心东场馆,全新的羽毛球馆让人眼前一亮,成都大运会羽毛球场馆中心后勤保障副主任于健告诉记者,这两个场馆的布局和基础设施都是按照国际性赛事标准设计建造的,近期又对电缆、地板、灯光等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确保运动员有更好的比赛体验。


  位于双流体育中心西区的田径场馆前几天刚刚完成清洗作业。这片田径场地曾举办过2019年世警会开幕式和最强生存者、田径等单项比赛,以及“熊猫杯”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等国际大型体育赛事。


  为了迎接大运会,田径场馆已于2021年完成了升级改造,按照大运会比赛要求改造了塑胶跑道和功能房间,增设了照明灯,还为方便残疾人观赛增设了相关无障碍设施,并一直保持良好的养护状态。记者来到这里时,场馆工作人员正在对电缆、音响、显示屏等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于健说,田径场地器材的安装调试将于7月20日之前完成。


  据悉,成都大运会积极践行“绿色、节俭、必须”的办赛原则,49个赛事场馆中,36个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占比接近四分之三。双流赛区的5个比赛场馆和2个训练场馆、1个热身场地全部为原有场馆设施改造而来。此举不仅节约了新建场馆的开销,也有力提升了现有体育基础设施的品质,增强了群众获得感。


  双流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运会结束后,将继续深入推进大运场馆惠民行动,在推进体育设施完善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同时,推动运动场馆普惠开放,多渠道加大健身场地供给,激发市民参与运动健身的热情,引领城市生活新风尚。


  (本报成都7月16日电 本报记者 周洪双、李晓东)


(责任编辑:林君斌)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