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无大师级的人物,这是一件很悲催的事情,寻根觅源,繁杂乱象一语难尽。在百花齐放的艺术繁荣时代,艺术发展渐渐的走进了死胡同,所有的创新都拥堵在瓶颈般的魔咒里,这是不争的事实。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审美价值出现了问题,其次是人心浮躁,再加上体制官本位化现象的作祟,以及市场追名逐利的错误导向,让艺术创作走向混乱的状态。观察当下艺术的发展状态,经常会混淆了美丑的自然界限,审视的眼界往往是把丑当成了美,从而被一群热衷于创造“丑”的所谓“大家”们所左右。盲从的会认为这些“大家”造出的任何东西都叫艺术,因盲目崇拜和迷信“大家”的言行而随之,所以艺术创作进入了一种美丑浑浊的态势。事实上,从古至今美丑都是泾渭分明,翻开浩瀚的中国美学,无论文学或是书画艺术,能够留存下来的都具备好善嫉恶价值观,无不带着鲜明的审美烙印。而放眼当下,能决定什么叫艺术美的是一帮善于玩弄“妍皮裹痴骨”的学家,他们会把丑的东西说成天下大美。所以,当代艺术发展面临一道很难跨过的门槛,如果那些执掌话语权的“学家”们都玉石不分,经常用“玄幻”的学术语境去推广丑,势必影响到艺术创作的走向。殊不知,真正的美是表达大众所能接受的一种审美态度,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美才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反之即是过目云烟。而在这个时代里,能让丑的东西荣登艺术殿堂,甚至会获得大奖,靠玩弄水墨技巧就能挤上专业领军之位的时代,无论如何去宣扬艺术发展都会一地鸡汤。
纵观当下艺术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人心浮躁,多数艺术家都乐此不疲的参加各式展览与活动,就像娱乐圈的演艺明星一样到处赶场,大大小小的研讨会座谈会等等一系列活动,处处都有艺术家们的身影。所有人就像着了魔一样,奔跑在各式花样的活动场景中,而不去一门心思钻研自己的业务,不去沉下心精炼自己的学业功夫,仅仅是为了在艺术圈混个脸熟,企图以此能拨出一个名位,这和那些串场的娱乐明星有何区别。其实,很多人对待真正的艺术始终有一个误区,总认为怀抱了传统文化法宝,就会披上艺术正宗的外衣,侵染在老式套路里自我迷醉,即便有创新也是混合在美丑的漩涡里打转,实质上是在玩弄一种自娱自乐的游戏。一方面,又盲目的相信那些所谓学者专家们灌输的玄幻逻辑,愿意去听信那些学术研讨会上复制了N个版本的论调,说的不客气一点,因现时大部分艺术从业者缺乏的就是综合素质修养。而那些伪学者们抓住了艺术家知识浮浅的软肋,才会借用“玄学”的把戏忽悠你分不清南北,如果不信,不妨去尝试一下,你把他们那些如复读机一样的说理论道,放到各式各样的学术研讨里都会严实合缝。无论你是写文章的或画山水的,倘若你是搞花鸟的,甚至即便你是雕塑泥娃娃的,那些“学者”们都会用什么大气象、意境、气魄、宏观,笔墨优雅,功力老辣,结构新颖等等哄着你高兴。如果较起真来,你让他去透彻的讲什么叫气象何为意境,或者你问问他老辣与道力作何解释,别让他去用玄幻的语言,不要复述古人的语言,他能给你说出一二三就不错了。如果正本清源,真正的学术探讨最需要是批评的声音,缺少批评谈何改进,没有批评如何去谈发展,批评语言是学术研讨最基本的常识,在艺术发展中一堆的表扬也无法替代一句批评价值。
每一个时代都会给人类留下借鉴的东西,人类文明是在前人累积的经验中延续而变革,中国文化更是大浪淘沙般的前行,艺术发展同样如此。而所有的经验是靠学习和知识结构奠定,鉴别瑰宝与糟粕需要具备厚重的文化基础,目观当下,读书是艺术家们最稀缺的选项,随着科技进步虽然再无“凿壁借光”的情景,却也很难听到朗朗的读书声。所以,当代艺术作品缺失了那种书卷气的温润,缺少的是一种境界和大气象,人们天天讲艺术当随时代,不要盲目的去误以为,表现了当下的场景就算是随了时代,表达了时下想要说的话,就算是追随了潮流。艺术作品不是教科书,优秀的艺术不是宣传品,艺术更不属于少数人的独门绝技,如果静心去读大师级的艺术,你会读到一种灵魂深处的启蒙,是物象中生生不息的的生命力量,是心灵与时代的碰撞,是一种舒展开的忧患意识。事实上,当下多数艺术家的创作水准,都在炫技的空间里转圈,在古人的影子里左右徘徊。甚至一门心思的创造新奇特,更有甚者,借助工具和水墨的自然变化,创造出了魔幻神奇的景象,这些连三岁小孩都会玩的把戏,竟然宣称是什么高端艺术,这是一个很危险的游戏。当下的艺术家们绝大多数思想迷茫,境界搁浅在一个狭窄的范围,格调呈现出一种杂乱,甚至慢慢的变成了灰暗色调,艺术发展与创新走入了瓶颈时代。(作者:乔维,艺术评论学者。)
(责任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