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维谈艺术》光影中的意蕴之美
2021年02月02日   12:28 | 来源:中国发布网
  摄影是一门平常人都能懂的技术,但上升到艺术却需要一个过程,甚至有人搞了一辈子摄影,也许连艺术的门槛都没有达到。因为艺术是通过审美的取舍来评判,然而审美的价值又很难形成标准,实际上艺术是一种很复杂的语境。前几天一位兄长给我发了一组摄影图片,问我这组摄影作品如何,兄长以为我对美学有一定研究,或许对摄影也有一些见解。其实,摄影艺术是一门很深透的学科,摄影除了技术上的光学和影像架构之外,关键在于作品内在的人文体现。而我只是对美学保持了学习态度,关于摄影艺术仅仅是浮浅的认知,留存在知识层面的东西依然是从众化的概念。这组摄影作品的特点恰恰是人文气息很浓,无论拍摄的角度,或对光影的把握,所选取的景象,都集中表现在画面的内在意义里。我们经常讨论什么是美,美的本质不是一句好看就能说明问题,美学中有一种说法叫接受主义,针对一件艺术品的审美理念只能在欣赏者接受的过程中得到反应,实际上也是一种二度创作。所以,我只能按照自己的欣赏维度去看作品,去解读这组摄影的作者——宫蒲荣先生的光影世界,这组摄影不仅仅是赏心悦目,更多表现在对人文精神的关照。
 
  摄影艺术是一门视觉艺术,而视觉艺术所展示的作品形式,往往被称之为“画面”的东西所替代。这种形式的美感如同绘画一样,表现在点与线,物象与色彩的光影变化与节奏中,以及把握比例和景象等要素的创作构想。直至能达到给人以愉悦的精神美感,特别是让人在美的构建中,体会到摄影特性所发挥的艺术享受。
  

《托举未来》
 
  欣赏这组摄影作品,其中《托举未来》尤为让我触动,作者用特写的手法给予未来的期待,画面是一双手托举着婴儿,象征了蒙昧的未来世界具有着强大的支撑力量,寄语新的生命可以去面对未知的风雨和希望。
  

《和未来的对视》
 
  再去欣赏《和未来的对视》的那种张力画面感,一种亲情一种期望,都展示在两双眼睛的对视中,透出了撼人心魄的对未来的想象。这组摄影在趣味里关注的是人生,作者借助光影捕捉了细微的生活浓缩,从镜头间放大了凡尘琐事的自然面貌,以独立的视角留住了物象瞬间最灵动感,这就是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宫蒲荣先生的摄影作品构思朴素,往往让画面在简练中生出意蕴,他的摄影不会分散观者的注意力,而是让你聚焦到一个亮点。


《领袖和卫士》
 
  再去看《领袖和卫士》的拍摄视角,作者只是以白描的手法,记录了日常熟悉的画面,但会让你感触到一种庄严与圣神。作者善于精准把握造型的手段,在整幅作品中,简单的在卫士与领袖之间营造出了感情的桥梁,所产生出强烈的严肃性。一幅好的摄影作品,能够打动人心的元素可以称之为亮点,但首要的核心是关注社会与生活的细微变化,体察人生并注入到人文环境的关系里。优秀的摄影是有高度的责任感,聚光的视角应该面向社会与良知,宫蒲荣先生的摄影具备了这一点,他的作品都有一种视觉冲击力,让人过目难忘,每一片光影都会覆盖人心。
 
  其实,好的摄影是需要时间的检验,是要经过历史大浪淘沙般清洗,能够留住的才具有艺术的价值,反之,昙花一现。在生活中一些随景而拍的摄影称不上艺术,人们喜欢观赏艺术,并不代表“美”的画面都包含价值。摄影与绘画实质上都在追求美,只是对美的解读属于不同的维度,摄影有时会求新求奇,绘画是在追索一种意趣的效果。但二者有一个共性,上升到艺术都需要走进人心,由于摄影的科技优势,让视觉拓展到的社会生活面貌更为清新。宫蒲荣先生的摄影可以说达到了清晰和适度,作者运用了光影的特殊效果,使画面的物象在对比中产生出空间透视感。


《黄河之水天上来》
 
  比如他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角度把握在黄河巨浪布满画面,那种扑面而来的极具冲击力效感,以一种独立的观察去捕捉生命的运动。这幅作品最大的优势是独立的视角,象征生命动感迹象被淋漓尽致的表现,作者运用宏大的视觉捕捉到以点带面的叙述感。整幅作品采用了黄河的运动,附加上几个少年观景的情感世界,给摄影艺术增添了想像力。
 
  事实上,光影留住的物象越是难以获得,作品的艺术价值越弥足珍贵,因为当下的观赏者文化素养都很高,甚至有的就是摄影的爱好者,他们对影像技术及光影的处理都很精通。所以越是想像丰富的作品对光影要求越高,尤其对画面光线与物象之间的处理,关键点在于一个感染力的强弱。高品格的摄影作品往往给人以想象空间,而大众化风景描述和图谱式画面会让人乏味。大凡艺术都有共性,非具像,似与不似的画面感,有时会增加作品的意蕴,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味道。因此,具像的表达是考验作者的识别力,而非具像的展示是体现摄影者的创造力。从这组摄影作品观察,宫蒲荣先生对摄影可以说做到了“以形写神,神形兼备”,以光影的视角与观者产生情感的对话,达到了艺术上的虚拟和真实感的和谐与统一。因为摄影是以生活中的物象作为表现对象,只有对生活有着细微的观察和深切的感受,才会发现其间蕴含的艺术美。


 
  摄影艺术需要创作,而创作关键是一个“创”字,成熟的摄影者多数会选取独立的视角,去创作大千世界中别样的图景。换位试想,再精湛的摄影技术,如果拍摄的画面千篇一律,即便是唯美生动而出现次数之多,让人也会产生出审美疲劳。好的摄影作品是拍摄者的聪明与才智,摄影的本质属性是“像”或“相”之间,把物象表现的微妙细致,或唯美精巧与淋漓尽致,也许是观赏者喜爱的一个要素,但距离艺术还有一段路程,这段路程是从直观过滤到精神上的必须经历。宫蒲荣先生的摄影作品说不上有多么精妙,因对艺术的探索难以走入一种深透,但他的优势在于是赋予了精神内容,他是用光和影作为一种表达的出口,也许是无意识对画面的捕捉,而情感倾注的却是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作者:乔维,艺术评论学者。)

 
  宫蒲荣简介:
 
  宫蒲荣,西北工业大学退休职工,曾担任基层单位的工会主席。经常组织职工开展摄影活动,举办摄影展览和讲座。他的摄影活动成为单位主要的文化活动之一。他的摄影作品题材广泛,在学校摄影展览中多次获奖,个别作品长期挂在大学校园网和工会活动室里。

  宫蒲荣摄影作品欣赏: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编辑部)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