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非国有博物馆文物首次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2年04月13日   11:07 | 来源:文旅中国

  近日,东莞市松山湖望野博物馆捐赠的金代河津窑白柚珍珠地划花叶形枕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为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河津窑考古成果提供了重要印证,填补了国家博物馆相关陶瓷收藏的空白。松山湖望野博物馆是东莞市首家藏品入藏国家级博物馆的非国有博物馆,体现了东莞博物馆行业的收藏、研究和策展水平,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此次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金代河津窑白柚珍珠地划花叶形枕,是宋金时期河津窑代表作,保存完整,纹饰清晰生动,其叶形造型非常独特,是考古出土和世界公私收藏河津窑瓷器中的孤品,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其曾于2021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龙门遗粹——山西河津窑考古成果展”中展出,备受关注。


  山西河津古称“龙门”,位于黄河与汾河交汇的三角地带,自唐代起,瓷器生产历千年不绝,留下了大量传世瓷器,北宋时因境内有黄河渡口而改名河津。公元12世纪前后的宋金时期,河津因靠近政治中心开封,人口增加、经济繁荣,瓷器生产达到鼎盛。2016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河津市文物局对河津固镇宋金瓷窑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完整及可复原瓷器数千件,出土瓷片、窑具标本达数吨,不仅填补了这一地区无相关制瓷遗迹的空白,为国内外相关瓷器文物找到了烧造窑场,而且揭示出完整的制瓷产业链,为研究宋金时期河津窑的制瓷流程、烧窑技术、装烧方法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是中国陶瓷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入选了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是北宋的精细白瓷和金代的装饰瓷枕,特别是金代的装饰瓷枕,在造型和装饰上均独具一格,代表了极高的工艺水平。


  2021年4月,山西省文物局、中国国家博物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龙门遗粹——山西河津窑考古成果展”。展览以河津窑重要考古为学术支撑,以机构藏品收藏为辅助,展出河津窑遗址出土文物150余件(组),以及全国各地著名收藏机构的传世瓷品80余件,全面呈现河津窑遗址的考古发掘、制瓷工艺、装饰手段和人文内涵,以及制瓷业的兴衰和商品流布情况。


  松山湖望野博物馆作为参与单位,馆长阎焰作为联合策展人全方位参与展览整体策划,4件馆藏河津窑文物——白地黑彩花卉纹书法八方枕、三彩印花卉纹暖砚、金代河津窑白柚珍珠地划花叶形枕、珍珠地开光花卉纹叶形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这也是东莞市博物馆行业首次参与国家博物馆大展策展,也是东莞市文物藏品首度亮相国家级博物馆,体现了东莞市博物馆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360截图20220413110939322.jpg

“龙门遗粹——山西河津窑考古成果展”


  东莞市松山湖望野博物馆建筑面积4160平方米,展览面积2160平方米,藏品512件/套,是收藏、展陈、研究古代艺术为主的专题博物馆。该馆于2021年5月18日正式启用,是东莞市引入优质博物馆资源、建设“品质文化之都”的重要举措,着力以高标准的博物馆场馆和高品位的文化产品满足高层次人才的精神文化需求,助推园区产业发展。松山湖望野博物馆展览风格独具,文物精美,开馆以来,备受广大市民特别是工作生活在松山湖的高层次人才和科技工作者的肯定,现有《踏波东来——遣唐使的回忆》(朝臣备的大唐世界)特展,以及《求合——古代盒子的艺术》《器行天下——唐代昭义军的窑业》专题展览。(作者:谭志红 图片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提供)

(责任编辑:宗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