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我们将返回拉萨。途经尼洋河,站在观景台上往尼洋河看,两岸土地平阔,阡陌交通,青稞茂盛,广柔的草地上一些牦牛在吃草。显然这里是一块肥沃草地。观景台上一只白色牦牛标本硕大无比,是藏民用来给游客拍照的道具,给2元钱要照好几张像。我换上藏服,骑上牦牛留下了一处记忆。尼羊河是中国青藏高原上的河流,全长307.5公里,流域面积1.75万平方公里,在雅鲁藏布江众支流中排行第四,水量丰足,仅次于帕隆藏布江。尼洋河发源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米拉山西侧的错木梁拉,由西向东流,在林芝县的则们附近汇入雅鲁藏布江。尼洋河是西藏自治区工布地区的“母亲河”,又称“娘曲”,藏语意为“神女的眼泪”。尼洋河沿河两岸植被完好,风光旖旎,景色迷人,途经景点众多,是青藏高原的河流之一。尼洋河风光带野生鸟类众多,这里也是西藏著名的黑颈鹤越冬区。
在巴河豆花鱼饭店午饭后,从林拉高速公路工布江达口出高速,就到了工布江达县城。工布江达县隶属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林芝市西北部。县域总面积12886平方公里,辖3个镇、6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工布江达镇果林卡。工布江达县常住人口为32874人。工布江达,藏语意为“凹地大谷口”。县境地处藏南谷地向藏东高山峡谷区过渡地带,呈深切割的高山河谷地貌,平均海拔3600米。属温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东部温和湿润,森林茂密,西部寒冷干燥,为灌木草甸植被。雅鲁藏布江支流尼洋河贯穿全境。旅游景点有巴松措、太昭古城、巴嘎寺等。
工布江达县境内主要种植青稞、小麦、油菜等作物,牧业以养殖藏猪和牦牛为主。土特产品主要有虫草、麝香、松茸等,工业门类有采矿、水力发电、木材加工等。旅游服务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工布江达县生产总值(GDP)15亿元。2018年10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工布江达县退出贫困县(区)。
邦杰唐服务区和其他服务区一样,进卫生间要经过长长的土特产售卖长廊。在一个冬虫夏草摊位前,一个操着不标准浙江口音的游客,正在高声与销售小伙子讨价还价,大讲冬虫夏草治百病,这时我也凑了上来,120元/克、100元/克,讨价还价后,游客用打火机点燃了一根,放到鼻子前闻了闻,说是真的,便大把抓起往塑料袋装,旁边一位游客也抢着往袋里装,游客问我是哪里人,递给我一个袋子,边说那曲的虫草是好东西,买一点给家人带个心意。我摇了摇头,心想那游客装了足有500克,价值有50000元,但他却不急于过称,我一看身边的游客都没付款的际象,认定是“托”,我立即离开,“托”很不高兴,说话刺耳不好听。
过了米拉山口,便进入了拉萨。米拉山口隧道4752米。米拉(芒雄拉)山,亦称“甲格江宗”,意为“神人山”;拉表示垭口。10年前,我翻越米拉山口时,大雪纷飞,见两位藏族孩子在雪地里赶着羊群,面色紫红,我下车给两个孩子一些随身带的点心,与他们相拥照相留念。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与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的界山,是其东南面的尼洋河水系和其西北面的拉萨河水系的分水岭。海拔5018米的米拉山,俗称“芒雄拉”,译为“红谷山”,是拉萨市与林芝市的分界山口,东距林芝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巴宜镇248公里,西离自治区首府拉萨158公里。司机告诉我们,这里是墨竹工卡,是松赞干布的出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