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国习书笔记:颜真卿行草书的魅力
——《学“颜”有感》续
2022年04月12日   10:22 | 来源:中国文信网

  启功先生曾言:“鲁公书,非独为有唐八法之宗,亦古今书苑不祧之祖”(《论书绝句》),所言甚的。


  颜真卿书法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有唐一朝只有其具有楷、行、草今体书法宗师的地位,而且还具有为后人祖述、不可更易的历史影响。从书法史上看,自魏晋形成“八法”以来,具有“八法之宗”、“不祧之祖”地位的,在颜真卿之前只有王羲之,其后则无来者。这方面的例证很多,例如:颜体《干禄字书》历经千年三番摹刻,印刷字“宋体”本于颜楷。又如:苏轼评价颜书为唐代“四绝”之一,即“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极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东坡题跋》);冯班称“唐人行书皆出二王,宋人行书多出颜鲁公”(《钝吟书要》);范文澜更加直白,“初唐的欧、虞、褚、薛,只是二王书体的继承人,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中国通史简编》)。


  颜真卿书法源出“二王”,他是否曾经直接学王,史无定论,但学过褚遂良是可以确定的,而褚得益于学王,所以颜也一定受到过王书的影响。再者,颜真卿曾以张旭为师,张旭草法先师二王,后从“造化”悟变,所以颜也会经张间得二王笔法。颜真卿之所以能独立成宗,与王羲之“并驾齐驱”,就在于“一变古法,雄秀独出”,形成与王书不同的新的法度体系,亦即宋人言下的“篆籀义理”。关于颜真卿与王羲之书法的区别,古人多有评说,其中最基本的区别在于体制不同,王书多从分隶,颜书多从篆籀。元人刘有定在《衍极•注》中言到,“米元章评禇临《兰亭》曰曲字益彰于楷侧者是也。故善观《兰亭》者,知隶草之变矣”。再看米芾评颜真卿,“与郭知运《争座位帖》,有篆籀气,颜杰思也”(《海岳名言》)。这种出于“体制”的区别,表现在笔法上,王书多侧笔,虽也强调中锋用笔,有圆笔之象,但常见尖峰入笔、出锋收笔。而颜书多直笔,圆起圆收,使之藏锋,是完全彻底的篆籀笔法。由于笔法不同,迹象也因之相异。王澍《竹云题跋》称:“欧、禇离纸一寸,颜、柳透过纸背,惟右军恰好到纸”。其意在赞扬王书“中和之气”,但要看到笔法迹象的“侧棱”和“圆柱”,在视觉的张力上显然是不同的。笔法不同只是一个方面,体势不同在外观上更加明显。王书敧侧取势,内擫紧结,“左规右矩”;颜书则字态平正,宽博外拓,“规循矩削”。由于笔法体势不同,再加个人气质影响,王书不激不励,冲虚中和,文质彬彬;颜书则鼔努为力,含弘光大,正气凛然。


  颜体楷书中正平和,朴拙庄重,不以秀劲取姿、欹侧取势。然而,行草书却是奇正相生,劲健挺拔,意态飞扬。米芾称:“《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第一。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书史》)。有人把这种现象归因于颜书不同时期的差异,也有人说是颜体行草比楷书成熟的早。颜体行草书的代表作有《祭侄稿》、《祭伯父稿》和《争座位帖》,此“三稿”是其五、六十岁期间的作品,比楷书《多宝塔碑》晚,比《麻姑仙坛记》、《勤礼碑》早,处于颜真卿向张旭“请笔法”之后,正是变法“篆籀气”的时期。由此似可说明,颜真卿是由行草得篆籀笔意而化入楷法的。至于说颜体行草书中的“诡异飞动”,与楷书的平和庄重形成差异,则与书写时的情绪有关。作“三稿”时悲愤,写《瀛州》时大喜,而写楷书时往往志气和平,所以,其行草书与楷书面貌存在差异,也就是自然的了。


  史上得颜楷法意的首推柳公权,得行草真髓的则首推杨凝式。杨凝式《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笔法体势皆出于颜,笔意加以夸张,是学颜行草书的重要参考。学颜与学王有一个重要区别,学颜者多夸张而成自家气象,学王者则不能夸张,否则即失潇散玄远之韵。董其昌称“宋四家书风,皆出颜鲁公”,其中,最明显的应是苏轼。冯班称“见坡书点画学颜鲁公,体势学李北海,风卷云舒,逼之若将飞动”(《钝吟书要》)。米芾自述幼时学颜,后学李邕、禇遂良、杨凝式,由唐入晋,归宗二王,其最尚颜书的“篆籀气”,在其笔力的沉着上仍可见颜法的影响。自清以来学颜得道的较多,如何绍基、钱沣、谭延闿、华世奎、舒同等人。何绍基博学,碑帖融合,但基本是颜,他把颜体的横细竖粗、撇轻捺重作了对比式的夸张,特别是将牵丝连带写成具有装饰性的“花样”,平添意趣。钱、谭、华诸家全从颜法,笔力精到,理解深刻。舒同师颜独具风貌,他兼师何绍基,吸收了一些何的方法,把笔法的粗细轻重、结体的宽博外拓和牵丝连带更加夸张,具有大开大合、舒张飞扬之象。舒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意象在何绍基之上。颜体之所以适合夸张,就在于“鼔努为力”,“宽博外拓”,这正是颜体魅力之所在。


  颜真卿存世的行草作品有近30幅,多见于宋拓《忠义堂帖》。从学习的角度看,在具有颜楷底子的基础上,可按《送刘太冲叙》、《争座位帖》、《祭侄稿》和《瀛州帖》依次递进。前两帖为石刻拓本,后两帖为墨迹,虽有临池“帖不如碑,碑不如墨迹”之说,但因后两帖为大悲大喜“情纵”之作,故初学不易。宋拓《争座位帖》十分精细,是颜体行草最好的范本,精熟此帖以后,再学《祭侄》、《瀛州》之墨法草法,书艺当会精进。颜体行草具有多样面貌,就正奇、巧拙、虚实的对比夸张而言,《守政帖》和《裴将军诗帖》堪称杰作,深读细品,别有一番味道。


  笔者:程建国,号谦益,生于湖北武汉,曾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政委、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政委,少将军衔,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宗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