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笔草书又青春——刘文苍的书法艺术
文/洪洋
2023年03月13日   12:17 | 来源:中国文信网

  几年前与刘文苍先生初识时,只知道他是个收藏家,在他的收藏馆里见识了他收藏的名家字画、玉器古玩等等,均是宝物。后来接触多了,方晓得他研习书法几十年,而且研习的是唐朝之后渐渐失传了的枯笔草书。


111.jpg


  曾看过一篇报纸上登的文章,题目是《失传的艺术在这位东风人手上恢复了青春》,内容里面介绍的便是刘文苍先生研习枯笔草书,使之传承的经历。


  刘文苍先生曾是东风汽车公司早期建设者之一,是高级技术人员,当年,他负责的多个技术项目填补了东风汽车公司甚至国内机械行业的空白,在汽车科技界,他被称为“怪才”、“奇才”。而这样一位科研技术高手对书法艺术的情有独钟,则是与他从小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1950年,刘文苍出生于河南濮阳的书香门第之家,他在家风的熏陶和中原文化的影响下,9岁时便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先楷书后行书,遍习颜柳欧赵等大家法帖,坚实了书法基础。青年时的刘文苍先参军在部队服役,又上高校进修,后进入东风汽车公司的前身第二汽车制造厂当技术干部。在工作中,他尽职尽责,成绩斐然。而一有闲暇,他便是读书学习、临摹书法名帖。


  自幼的文化环境对刘文苍先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他喜欢文化的氛围,求知是他的本能、积淀所学是他的嗜好,而传统文化书籍和有关书法的论著是他学习中最主要的内容,他边学习边不断地将其所学梳理和鉴别、思悟和领会。渐渐地,在思悟和领会中,他开始习练散草、小草等草书。上世纪90年代初,他在一个寺庙的石碑上看到了枯笔草书,叹为观止。他查阅了大量的文化古籍,了解到怀素、欧阳询写过这种书法,但唐代以后习者寥寥,处于一种失传的状态。自此,他痴迷上了枯笔书法,而且迷了30多年并将其当作自己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222.jpg


  枯笔在历史上较多见于行草书体,尤其是草书。刘文苍先生遵循王羲之的“草书正法”,潜心研究这种字的间架结构和各种写法,并结合自己的研习心得,终使枯笔草书这一传统书体获得重生。他总结这一书法的特点是:落笔枯,行笔皴。写这个字体要求的一个是技巧,一个是速度,而且不管写的再草,也不能创造字,不能写错字,每个字该大的大,该小的小,要写的横平竖直。这些要求看上去实在是苛刻,但刘文苍做到了。每一次书写,他都要方向明确,目标认定,心中消化,感觉有谱了再动手。带着军人的韧性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严谨,刘文苍独创了毛毯方格法和印章盖正法,他书写时既不用将纸张叠出横竖的印痕或用铅笔打方格,就快速准确地能写出大小不同、布局严谨的枯笔草书作品,高效又不浪费时间。


555.jpg


  刘文苍先生喜欢收藏研练历朝历代书法名家的法帖,其中有一套《草字编》为历朝历代草书大家的合编,有130多个书法家的97800字,他每有闲暇便从中挑选一些有特色的字临摹,其中有些字他会临摹几百遍甚至几千遍。南宋书法家张即之的字他临摹的尤其多,对其“落笔枯、行笔皴”的至高境界追求不懈。


333.jpg


  刘文苍先生之行笔多遵从古训,章法严谨,循规蹈矩,每一个字,无论横竖安放,顿挫安排,结构造型,字形穿插等均恰到好处。枯笔草书行笔最显著的特点是飞白,刘文苍先生通过数十年的研练,将飞白的功力练到极致。从他平素所写的横幅、立轴、对联等作品均可看出其书写技艺的匠心独运、魅力独具。他的作品可谓件件璀璨、篇篇珠玑,既静雅、秀美、端庄,又奔腾、苍劲、豪迈,在行云流水中有灵动温润,在铁画银钩中有磅礴大气。收放自如,刚柔相济,浑然天成,意蕴悠远,令人赏心悦目。


600.jpg


  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专心致志,以事其成。从初习书法至今,刘文苍先生已濡笔染墨六十余载。他独立思考,反复练习,掌握要领,摸索规律,在继承中求发展,在沿袭中求创新,久经磨砺,自成一体。但他也深知,书无止境,艺无终点。数十年来,他每天都在写字,不断地写,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总结,每每写完一张纸,他便会放在书案上或者是地上仔细观看揣摩字的笔画、结构布局等等,但凡有不满意的地方,他便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不停地写。


666.jpg


  刘文苍先生闲暇时不打牌,不逛商市,不涉歌舞。他惟一的嗜好就是读书学习,研习书艺,并且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日日月月,他与翰墨为伍,与书帖为友,痴情任性,临池不缀。


777.jpg


  在一次交谈的过程中,刘文苍先生很认真地说过这样一句话: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标志性艺术,中华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书法艺术的传承,此生能与书法艺术结缘,是我的荣幸,特别是枯笔草书这个失传已久的书法艺术能够在我手上恢复了青春,更是我莫大的荣光。(文/洪洋)


(责任编辑:宗元、刘永彬)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