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距今已经2000多年了。石门刻石大多随石门沉入水底,不能目睹。保留下来的石门“十三品”,十分珍贵,1971年移至汉中博物馆,使得我们能够不断去探究石门的历史文化价值。历来以“石门十三品”为题研究比较多,分类比较研究少。本文从文、书、刻三者皆备的角度,对石门汉代“四刻石”再作比较。
一、褒斜道与石门
汉中通往关中的古道有褒斜道、故道、傥骆道、子午道四条。褒斜道虽狭谷险段多而长,但与其他三道比较,全程较短,较捷近,是四条道路中开辟时间早、使用时间长的重要驿道。只有褒斜道废阻时才用其他道路。
褒斜道是古代穿越秦岭的山间大道,南起褒谷口(陕西汉中市大钟寺附近),北至斜谷口(眉县斜峪关口),沿褒斜二水行,贯穿褒斜二谷,故名,也称斜谷路,为古代巴蜀通秦川之主干道路,全程249千米。褒斜道栈道始建于战国范雎相秦时期。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秦派张仪、司马错伐蜀,大军即经此道,原来的谷道此时已开凿成能通过大部队和辎重的栈道了。
石门在褒斜谷两端,北端为大石门,在眉县;南端为小石门,在今汉中市北约17千米处。小石门简称石门,大约于战国时期,为修褒斜栈道而凿,后经历代修凿,方告开通。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当时施工是采用火烧水激法开山破石,是中国最早的人工隧道之一。摩崖石刻在石门隧道的两壁和石门南褒河崖上,有汉魏以来历代文人学士留诗题名百余方,通称为“石门石刻”。其中“汉魏十三品”最为著名。
二、石门汉代“四刻石”
石门十三品,指的是20世纪70年代初,该地因根治褒河,在石门所处峡谷修建水库,国务院将水库淹没区内摩崖石刻中的十三种碑刻包括汉刻八品、曹魏和北魏摩崖各一品、南宋刻隶书三品等评定为“一级甲等文物”,并将石门洞及这些精选出的主要石刻计13方凿迁移入汉中市博物馆。后将石刻粘接复原,专列一室保存,陈列室取名“石门十三品陈列馆”。包括:一品东汉《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简称《大开通》;二品东汉《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摩崖,俗称《石门颂》;三品东汉《右扶风丞李君通阁道表》摩崖,简称《李君通阁道表》;四品东汉《杨淮杨弼表记》摩崖,俗称《杨淮表记》;五品东汉《石门》摩崖;六品东汉《石虎》摩崖;七品东汉《玉盆》摩崖;八品东汉《衮雪》摩崖;九品三国《李苞通阁道题名》摩崖;十品北魏《石门铭》摩崖;十一品南宋《山河堰落成记》摩崖;十二品南宋《鄐君开通褒斜道释文》摩崖;十三品南宋《释潘宗伯韩仲元李苞通阁道题名释文》摩崖。十三品中,汉代摩崖刻石8种,其中文、书、刻俱全的有4种,即《鄐君开通褒斜道》《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右扶风丞李君通阁道表》《杨淮杨弼表记》,本文对这“四刻石”再作比较研究。其他“四刻”分别为《石门》《石虎》《玉盆》《衮雪》刻字,书法价值亦甚高,另当别论。
三、石门汉代“四刻石”内容比较
《鄐君开通褒斜道》,位于石门洞南270米的山崖间,在“四刻石”中年代最早,刻于永平六年(63年),记述汉中太守鄐君受诏承修褒斜道之事。
《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位于石门隧道内西壁,是石门隧道内最早出现的刻石,刻于东汉建和二年(148年),汉中太守王升赞颂已故司隶校尉杨孟文力排众议修复褒斜道之事。
《右扶风丞李君通阁道表》,位于石门隧道内西壁,刻时不详,但此碑文有“以永寿元年中始解大台政,由其修阁道忧,勤民欢喜,行人蒙福”句,记述的是右扶风丞楗为武阳李君讳禹字季杰修复褒斜道之事。永寿年号一共用了4年,李君从元年开始修复,没有二三年是修不好的,修好后“勤民欢喜,行人蒙福”,由此笔者推测,此碑大约刻于155—160年。
《杨淮杨弼表记》,位于石门隧道内西壁,刻于熹平二年(173年),记述的是黄门卞玉谒归过石门,见《石门颂》石刻,念及其乡里楗为武阳杨孟文的故事,于是为文记述杨孟文的元孙杨淮、杨弼兄弟的人生经历和功绩,备述其官位升迁变化等。
由此可见,从时间上看,《大开通》最早,依次是《石门颂》《李君通阁道表》《杨淮表记》。前三刻都是表记开通或修复褒斜道及石门之事,唯独《杨淮表记》与褒斜道的修复无关,只记述杨淮、杨弼官职经历。
四、石门汉代“四刻石”章法特点
“四刻石”文、书、刻俱全,几十、几百字不等,在摩崖上书丹刻石,需要很大功夫。难度最大的是《大开通》,在石门外的山崖上,只有借助搭梯、系绳方能完成。另“三碑”在高不过2米多的石门内书丹刻石,相对容易些,也不会因风吹日晒而停止刻写。但“四刻石”均需要打磨、平整,根据文字多少,依山就势(石),自然布局。
《大开通》,高270cm,宽220cm,每行字数不等,字径大小不等,大则近20cm,小则只有几cm,差别很大,全文共计159字。有行无列,字与字之间大小错落,相互穿插,搭接咬合,似乎是编织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这种以“编织”为技,得以“石纹”效果,在书法上非常奇特。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在此之前,自甲骨文以来,无论大篆还是小篆,未曾有过。唯一比较接近的是,稍早六年的《蜀郡太守何君通阁碑》(现在四川雅安荥经县烈士乡陡崖峭壁上)。顺便说一下,有学者认为《大开通》无行无列,实则不然。以笔者浅见,所有书法作品不存在无行无列,无行无列即无序,不知从何处下手,即便不叠格、不画界格,书写时也是一个字一个字按序成行。
《石门颂》,是石门隧道内出现最早的刻石,高261cm,宽205cm。题额“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2行10字,正文22行,行30—31字不等,字径5—7cm,共620余字,因为在圆形隧道壁上书刻,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切割移至到汉中博物馆的原刻石,其形如铲,石质为石英岩。正面看,碑石总体略有弧度,局部刻字也较为平展,内容完整。通篇书写状态,流畅自如,气息连通。起始稍显拘谨,越往后越轻松自然,神韵达到了顶峰,界格勾描,有行有列,通篇疏朗,整饬严谨。“命”“升”等字竖画,不知是有意无意,飞流直下,跨界处理。
《李君通阁道表》,在石门内西壁,高36cm,宽24cm,文7行,行10—13字,字经3—4cm,共70多字(可辨者50多字)。有行无列,大小参差,疏密相间。正文之上中间有一“表”字,视同碑额。碑文风化或浸泡严重,下半部分斑剥不清。
《杨淮表记》,在石门内西壁,高216cm,上宽67cm,下宽50cm,7行,每行24—26字,字径5—7cm,共173字。上宽下窄,章法布局自然,疏荡古朴,独有情趣。碑的弧度也较明显。
如果从书法艺术上比较,此“四刻石”均为摩崖,书丹前先找出最平整并不洇墨的石块,再进行打磨,之后以绳为线构行或格,调好笔墨书写。刻石过程对章法影响较大,如遇石筋、石结、脆裂、坚硬等不能刻的地方,则跳过或绕过或偏行刻之,这样刻出来的作品自然无拘。加之,单刀刻石,茂朴涩拙。章法通篇古朴苍茫,金石趣佳。如以今天的书法衡量,此“四碑”章法上也或多或少有不完美的地方。《大开通》无刻石时间、姓名。《石门颂》虽有落款但不详,末句“伯玉即日徙署行丞事,守安阳长”,不能说明书法的时间、姓名。《李君通阁道记》,虽有“表”字碑额,但正文里也没说明何时何地何人书刻。《杨淮表记》是一幅章法相对完备的碑刻作品,末句“黄门同郡卞玉字子玮,以熹平二年二月廿二日谒归过此,追述勒铭,故财表纪”,落款与今人书法作品类似。
五、石门汉代“四刻石”书法特点
石门“十三品”,在中国书法艺术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鄐君开通褒斜道》《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右扶风丞李君通阁道表》《杨淮杨弼表记》“四刻石”,可以说是汉代文、书、刻三者皆备的最高艺术结晶。“四刻石”作品一脉相承,如论趣味,“四刻石”皆有趣味,百嚼不厌。
(一)《大开通》,取法篆书,以篆为隶,由篆变隶。清方朔在《枕经堂金石跋》中说:“玩其体势,意在以篆为隶,亦由篆变隶之曰,浑朴苍劲。”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隶中之篆也。”在“四刻石”中,《大开通》可以说是“别具一格,独树一帜”。乍看是篆书,细看是隶书。字法上从篆书过渡而来,宝盖头基本上都是篆书字法。结体奇崛,字内空间宽绰,外实内虚,朴实无华。书写状态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纯以天机行之”(翁方纲语)。字与字大小错落有致,咬合“如石纹”,古趣妙生。笔法以篆籀用笔为主,横画无隶波,撇捺无翻挑,瘦劲平直,看不出起伏、顿挫和粗细变化,接近篆书线条。所书字形巨大,可谓擘窠大字书。著名学者施蛰存在《金石丛话》中评价说:“《褒斜道碑》面积最大,其隶书随山壁高低不平中,落笔取势,最为古朴雄放。这种摩崖汉隶自成一格。”又说:“《开通褒斜道》一刻,所占崖壁面积最大,分书而存篆法,一向被推为石刻汉隶之最雄伟者。”对《大开通》评价很高。与《大开通》相距500公里的《何君通阁道碑》,两碑在章法、字法、气韵上都非常接近,前后相隔几年,几乎是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人之作,然而,《何君通阁道》有翻挑出现(图1)。
图1《大开通》与《何君通阁道》中的“道”字比较
(二)《石门颂》,取法秦汉简,端庄方正,舒展灵动。当时先以“惟”字试刻,认为石质尚可,才开始谋篇布局。之后,先书丹,再勒刻。书佐挥笔恣肆,笔势舒展灵动,笔画起伏多变,动感极强。整个风格似乎墨迹又合乎刻石,从而形成了这一种亘古未见的隶书风格。笔法上以中锋为主,内蕴筋骨,用笔轻松自如,又给人一种曲圆玉润之感,似乎不经意而为。字形端庄,大大方方,疏密相间,形神兼俱,舒展自如,奇趣横生。杨守敬《平碑记》云:“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尽从此处。”对《石门颂》也有旧“隶草”的评论,都是肯定《石门颂》的自然书写状态。清王昶把《石门颂》与《大开通》作了比较:“是刻书体劲挺有姿致,与《开通褒斜道摩崖》隶字疏密不齐者,各有深趣,推为东汉人杰作。然石刻皆在褒斜谷中,椎拓颇险,临池家或不尽得,故近人学之者甚少。碑中‘命’字、‘升’字、‘诵’字垂笔甚长,而‘命’字几过两格,与《李孟初碑》‘年’字相似,皆汉隶所仅见者。”
《石门颂》中,隶书的特征表现也非常典型,波挑、翻转、蚕头燕尾、一波三折都有,有的波挑幅度还非常之大,如“道”字(图2)。
图2《石门颂》中的“道”字
(三)《李君通阁道表》,朴茂自如。该碑石质剥落,笔画残损严重,可辨识的也不过50字了。通过现存的寥寥数字还是能够看到其一定的书法之美。《李君通阁道表》在结字、笔法上,无疑受到比它早10年的《石门颂》的影响。既有《石门颂》的庄重,又显得恣意潇洒。大小穿插,错落有致。笔笔中锋,除了捺画出锋,似乎翻转,全篇无明显波挑。字态天真,用笔涩滞。总体看,朴拙自然。
(四)《杨淮表记》,意趣盎然。该碑是“四碑”中最晚的一件刻石。此时,已到东汉晚期,隶书完全成熟并格式化蚕头燕尾。但《杨淮表记》仍然不合适宜地用古隶笔法,颂杨淮、杨弼二兄弟。几乎所有资料都认为,黄门卞玉谒归过石门,见《石门颂》石刻,想起家乡楗为武阳杨孟文其人祖孙三代之轶事,《石门颂》已经表记了爷爷杨孟文,卞玉就表记杨孟文的两个孙子——杨淮、杨弼。那么,在文书上,无疑受《石门颂》影响,甚至专门学习采用《石门颂》飘逸俊秀风格。故《杨淮表》与《石门颂》如出一辙,极其相似。但同时又吸收了《大开通》的刚直率意和《李君通阁道表》的平实含蓄。
从字的结体看,《杨淮表记》朴茂简率,随意而不拘形迹。与《石门颂》比较,结体更加放纵、恣肆、朴拙。康有为也认为:“润泽如玉,出于《石门颂》而又与石经《论语》近,但疏荡过之。”《石门颂》或多或少保留了一些篆意结体,如“司”“灵”“宁”等,《杨淮表记》彻底摆脱了篆书影响。
从用笔看,《杨淮表记》少有一般隶书的波势,即便有波挑也藏而不露,继承了古隶率意与简洁的用笔风格。以圆笔为主,兼有方笔。起笔逆锋,少有燕尾,但具有掠雁之势。收笔回锋,古厚含蓄而富有韧性。线条平直圆劲,率真自然,质朴自信。看似憨态,实则高贵,被褐怀玉。
六、结语
人们普遍认为隶书由小篆演变而来。殊不知,早在战国时期就酝酿了隶书。这些年出土的秦汉简,皆为隶书。不同的是,秦简少有波挑,而汉简已经有明显波挑,尤其是捺画铺笔挑起。汉武帝以后,隶书发展由笔势改革转向笔画改革,俯仰的波磔笔画成为趋势。从此,隶书形成了有波挑的隶书和无波挑的隶书。而后,二者分别走向自己的道路又并行发展。从河北定县八角廓出土的简书看,西汉宣帝时期(140年)隶书已完全成熟,结体扁方,波挑分明。
石门汉代“四刻石”,刻于63年—173年110年间,无疑受到典型隶书的影响,最典型的《礼器碑》刻于156年,《曹全碑》刻于185年,《张迁碑》刻于186年,均在汉晚期,足以证明,时风已经进入典型隶书时代。然而,此“四刻石”均有古隶之韵。《大开通》完全是古隶之笔法和结字。而《石门颂》《李君通阁道表》《杨淮表记》一脉相承。毫无疑问,《李君通阁道表》《杨淮表记》学习借鉴了《石门颂》,有波挑,但含而不露,不夸张、不修饰。在摩崖上书刻字数多的作品,石质坚硬,登高攀岩,书刻难度较大,只有省简装饰笔画,用最简洁的书丹和凿刻,才能最省事、最实用。因而,石门汉代“四刻石”既有典型隶书的时代特征,又有古隶的传统风格,“衮雪”“石门”“石虎”“玉盆”8字刻石恰好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