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及当代书画的发展与前景,实则是一个很纠结的话题,书画看似一幕高华与靓丽的风景,实际上却蜕化成了一片散沙的道场。多年来因行政与资本的介入和浸染,再加上艺术批评逐渐走向扭曲,书画业早已堕落到了猫鼠同处的境地。如果去直面当代书画的现状和面貌,可以堪称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尤其是艺术行业被行政“畸形”的束缚和管理下,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名利场”,象征着艺术水准的金字塔因名利的角逐而散发出铜臭。表面看这座金字塔名家荟萃而高谈阔论,但多数都在纸上谈兵或坐而论道,很少看到实质性的进步。其实,书画艺术发展已经落入一个很严重的瓶颈期,近年来书画创作的整体水平沉降到了一种模式化图景。直观当下的绘画艺术发展现状,从实际意义上说,能够达到较高水准的名家不会超过10位。而再看书法创作更是“江河日下”,无论与历代任何时期的书法生态相比较,这个时代都属于是走在“邯郸学步”的路数上。另一个原因是论理与实践严重脱节,做学术研究的不会创作,而多数专业书画家不懂理论,往往形成一种风马牛不相及的错位感。所以,当下的书画家们有多少能够留存到历史的印记里,都是未知数。
从表象去看当下的书画业,貌似达到了一种最鼎盛的景观,甚至超出了学理与常识性的想象。纵观各大展览场馆,各种规模的书画展就像唱戏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派热闹非凡的气象,而呈现出了琴画和鸣富贵骄人的壮观。每一个书画中人如风清气爽,云游仙鹤般的潇洒与活跃,似乎都站到了艺术的最高峰。甚而会去嘲笑一下古人们的平庸,都会宣称自己的作品最牛,感觉很快登上了艺术的顶流。再看当下不断扩张的美术院校,每年输出的艺术人才多如牛毛,学士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研究书画的博导、教授、专家俯拾皆是。而国家级的画院、书院、协会豢养了一波又一波的专业书画家,每天频繁的论坛笔会说古论今,硬生生的把书画用嘴吹上了高峰。按说书画艺术已经发展到如此之高的境界,就会涌现出一批大师级的人物,也一定会创作出传世的艺术精品。但事实上,大部分书画家的创作却直线下沉,似乎都落到一个水平线上,在平川一样的沙漠上很难发现高坡。当你去鉴赏那些所谓的名家作品,却发现与流布在各种平台上的普通画家作品不分伯仲,恍然陷入了一团浑浊的艺术盲区。只可叹那些“身在江湖,心悬魏阙”心结的艺术家们,都梦寐着领军一代书画的风云,最终收获的只能是黄粱一梦。书画业虚夸出的繁荣就像泡沫经济一样,缺少高质量的艺术精品作为支撑,终究会被捅破。无论是在书画市场,或是书画创作团队里,难以看到一幅让人心动的作品。其结果是,书画行业的“名家”和“博学”者多如牛毛,书画作品却越来越走向低端,这种现象总感觉走入了一种悖论。
如何去判断书画业的发展状态,切勿去看外在的浮华与虚拟,关键是看谁能创作出好作品才是硬道理。不管有多少靠炒作经营上位的大师级人物,或依托体制上位的职位大家,能展示出自己过硬的作品方可成为名家,好作品是唯一能称的上大家的标准。目观现状,那些所谓的艺术研究学者,在业内浸染多年的书画大家,最可悲的是,他们其中有多少真正懂得何为艺术。包括那些精致的博士生导师,所谓的专家学者们,有的就连最基本的什么是好作品,什么是坏作品都分不清。评判一幅好的书画作品,并不单纯看是否美或不美,而是需要从多维度去考量。一幅好的作品不仅是墨色的润泽,线条的交织与流畅及功力。也要看笔法与技巧的精准把握,主题与创新以及构图的合理性,其中关系到传承、意趣、思想、审美、境界等等因素。关键在于作品蕴含的时代精神,学术和审美的价值,好的作品会穿透人心,让观者产生无限的想象。单纯注重书画技巧而缺少艺术视野,就会把艺术框架到一种固定模式,限制了观者的想象空间。不可否认,精湛的技艺是书画创作的基础,纯粹去追求技艺而忽视审美视野,往往使作品陷入匠气有余、神韵不足的境地。破解书画困局的首要途径是,打破行政管理的僵化模式,不要盲从的去迷信官职等于艺术的荒诞逻辑,应该普及和提高公众的鉴赏能力。这需要书画家们重新审视当代艺术发展的趋势,在技术创新与突破传承的基点上,拓宽艺术审美的视野。站在艺术历史发展的高度,就不会走入评判艺术作品的误区。如果片面去相信那些流布遍地的书画名家,和高校里满园开花般硕导、博导们的专著,再对应现实中的艺术泡沫,就会直接降低对审美的认知。在公众的眼里书画是一个高大上的行业,看着满目都是峥嵘岁月繁花似锦,当扯开那些精美的包装,书画的内壳已经乱如麻絮。当下书画领域面临的一系列困局,在乱象丛生的背后,因名利的诱因之外更多是盲目性和审美错位。
书画业的困境首先来自于行政僵化的模式,从上个世纪末书画业就渐渐实行起了职级对应的管理,无论各种协会或是艺术院校,以及各类书画艺术团体,全部依照行政级别的管理模式。各种艺术团体里面的头面人物。一刀切的按照行政级别担任领军人物。恰恰是书画业与其他行政体系有着天壤之别,他除了要求专业过硬之外,必须在业内享有很高的声望。可以说坐在书画业的头把交椅上,必须依靠技能与艺术实力赢得行业的尊重和认可。而这种行政管理化的方式,往往误导了人们对艺术标准的认知,因为艺术团体里面的主席或院长,在业内并不是顶级人物。而一旦他们担任了某个行业的一把手,就会借助手中的权利,迅速垄断业内的话语权,从而形成一种圈子文化,然后去强行推荐自己的作品。例如近几年举办的全国美展、书法国展,兰亭展,因行政的强力介入,加上圈子文化的渗透,评选出的各类奖项引起业内很大争议,其结果就如同“武大郎开店”落入一种逆淘汰的恶性循环。另一种是资本的介入,让书画业加速偏离了正常轨道,资本是逐利的,资本不会考虑艺术是否健康或肮脏。大凡被资本包装的书画家,会迅速占据媒体的的快车道,只要有利可图就会把被包装者无限放大。所以资本会无所不能的打着“中国书画”牌子,然后笼络一批曾在职场的退位大佬,把一堆平庸的书画从业者推向虚幻的云端,从而搅弄起书画业变得飘渺而朦胧。就像现实中的某书画频道,此频道尤其擅长于资本操控艺术,经常在书画业长袖善舞。他们搭建一个貌似官办的平台,借助某些退位大佬裹挟着低端书画,正在逐渐撕裂纯粹的艺术。尤其是大众对书画知识的欠缺性,以及对艺术审美的不确定因素,人们已分不清书画质量的好与坏。
当人们对艺术好坏出现茫然的时候,需要学术与理论界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恰恰是现在的学术与理论体系,包括那些深耕在学院圈的理论家,正陷进一个概念与实践的浑浊区。尤其那些貌似研究学术的“专家”们,习惯挖掘出古人的只言片语,再架构到当代时髦的语境中,然后抛掷出一篇篇“玄幻”的论理学说,甚至连自己都被困在了幻境般的文字游戏里,无法自圆其说。在业内一个很纠结的现象是,人们希望艺术批评能够有一个健康而理性的途径,而大部分艺术批评却喜欢歌功颂德。因当前的书画业鱼龙混杂,劣质作品泛滥成灾,理性而学术性批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捷径。公允的批评是疏通艺术鉴赏的管道,而提高公众鉴赏能力则需要通俗易懂的论理学说,只有健康的批评语境和审美意识,才能更好把握住辨别艺术的真伪。时下多数艺术批评习惯顺情说好话,极不情愿破坏业内的游戏规则,大部分学家往往都表现在嘴上功夫,一旦进入实践就会原形毕露。更有甚者对笔墨的认知相当肤浅,难以用一知半解的理论去驾驭艺术评判,唯有隐身在玄幻的学科梦境里,才能晃现可怜而虚伪的光斑。尤其表现在书法创作领域,尽管高等院校开设了专业学科,但实际上书法学科缺少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基础。一个没有形成独立的学术体系,以及厚重的理论积淀,是支撑不起一个学业的全貌。书法创作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写好中国字,无论堆积多少虚幻的“理论”,写不出一幅好的书法都是枉然。当健康理性的学术批评缺位,就会让渡给自媒体的批评和调侃,正常的艺术批评往往被妖魔化。在利益的诱惑下海量的自媒体批评喷涌而泄,为了吸引流量自媒体批评上至鞭尸古人,下至采用污言垢语碰瓷当代那些所谓的“名家”们。因自媒体批评恰到好处迎合了时下书画乱局,多年以来被体制挤压排斥的众多书画业群体,就如同进入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感觉,生发出了一场场万众狂欢的批评闹剧。自媒体批评伴随着对传统与变革的无情否定,相互间撕扯成一地鸡毛,实际上,这种怪诞的景象与艺术批评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究竟什么样的书画才算好作品,怎样的艺术才能走向高峰,这要看作品内核散发出多少光芒。这种光线是否触动人心,能否引发起观者对审美的想象。一幅好的书画作品,首先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色,体现在作品对历史人文的思考,对时代精神与审美价值的把握。优秀的作品无论笔法、墨色、构图都会捕捉到时代审美与文化传承的影子,且在传承的基础上能够发现创新。好的作品一定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艺术传承并非是模仿,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能看到对历史的超越。一幅好的作品首先富有意趣,从而引发观者的思考和共鸣,具有意趣感的作品可以传递情感和意境之美。好的艺术作品是通过笔墨技巧,将自然之美、生活之情融入画面之中,让观者能够感受到作品的韵味和境界。同时,好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能够反映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优秀的作品会表现出作者思想与价值的亮点,会点燃观者去思考人生与社会。另外,审美是判断一幅书画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审美会因时代、地域、文化背景等因素而异,优秀的作品一定具有普遍的审美价值。在形式上追求和谐之美,在内容上追求真实和境界,而境界是艺术作品的最高追求。一幅好的作品必须达到“境由心造”的境界,使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其间的真善美。这种境界的表达是需要作者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只有作品能够触动观者的心灵,使其产生共鸣和思考与想象,才能说这幅作品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诚然,因社会大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导致每个行业都在乱流涌动,书画业只是一个特例。如何破解书画面临的困局,首要是破除官本位的影响,让爱好艺术的群体懂得,书画业的职级并不代表艺术高度,艺术好坏与官职大小无关。好的作品是传承与超越,是对时代审美和对艺术敏锐的观察与思考,好的作品是融合时代精神与审美价值。因此,破解这种困局的关键在于找到传统与创新的平衡点,以多元的审美去融合交流与碰撞,同时需要创建独立的艺术语言。艺术是主观的,每个人对好作品的定义有所不同,重要的是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评判一幅好作品需要综合的考量,不仅从构图、笔墨、技巧、主题去判断,更要从传承、意趣、思想、审美和境界等多元素去解构。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评价一幅作品的优劣,并从中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作者:乔维,艺术评论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