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公交车行业既是一个城市流动的“窗口”,也是一座城市的“镜子”。按照明码标价“护源”专项治理行动部署,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甘肃省岷县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针对出租车、公交车明码标价行为不规范、不按计价器收费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秩序。


一是开展约谈,提高思想认识。联合县发改局,分别于9月2日、9月10日召开了全县出租车公交车行业明码标价提醒约谈会议和出租车公交车公司价格工作恳谈会,宣传辅导《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解读了2014年原县物价局、2020年发改局关于出租车基本运价、运营价格、运营范围等文件规定;通报了查处的2起出租车使用未经强制检定的计价器案例,以及近期检查发现的问题,提醒各公司负责人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县委关于实现“岷县之治”的决策部署,认真学习法律法规,严格履行企业责任,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并针对出租车、公交车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交换了意见。4家出租车公司、4家公交车公司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二是企业自律,增强守法意识。连日来,各公司认真贯彻约谈会议精神,通过召开专题会议、驾驶员微信群发布政策文件等措施,加大从业人员培训教育,宣传涉及价格收费的法律法规,要求驾驶员认真学法守法尊法,严格执行城区范围内政府定价收费标准,使用检定合格的计价器进行收费,严禁出现不明码标价、不按计价器收费的违法行为。3家出租车公司对反馈的不按计价器收费问题按照公司规定对驾驶员作出了批评教育、暂停营运3天的处罚;1家公交车公司对个别公交车未明码标价行为进行了内部约谈。同时,为了做好全覆盖检查和防止不按计价器收费问题反弹,各公司安排稽查人员,定期不定期在火车站广场值班值守,开展检查,进一步形成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是强化检查,加大监管力度。近期,县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对出租车去火车站不按计价器收费行为进行了检查,对检查发现涉及3家公司的5辆出租车不按计价器收费行为进行了反馈,共出动执法人员21人次,检查出租车100多车次、公交车18多车次,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1份。同时,将4家出租车公司举报电话合并制作了“出租车不打表举报电话”牌,放置在火车站进站口,方便乘客举报违法行为。


供稿:温小龙
责任编辑:周建设
审核:周鑫
(责任编辑: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