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西江镇唐家川村:最是一年春色好
2022年03月15日   15:32 | 来源:岷县之声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岷县西江镇唐家川村致力于经济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通过发展“新农人”、升级“新农业”、建设“新农村”,让乡村振兴“省级示范村”的产业更旺、活力更强、乡愁更浓、颜值更靓。

  

  专业的直播设备、详细的产品讲解、精彩的粉丝互动,在甘肃岷县西江镇唐家川村,每天早上9点,“新农人”林彦强都会“卖力”吆喝,亲切招呼成千上万的网友。

  

  今年25岁的林彦强,2016年中专毕业后,先后进过电子厂、学过厨师、干过工地,近五年多的时间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尝遍了生活的百般滋味。如果说2019年是短视频直播电商发展元年,那么2020年便是“直播带货”全面上位的新起点。2021年林彦强瞅准了家乡——甘肃岷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硬着头皮,搞宣传、学电商、做直播,解锁销售新技能,做起了短视频网络带货达人。

  

  岷县西江镇唐家川村村民、网络直播达人、林彦强:前年的时候,直播带货是一个风口,我在网上看的时候,我感觉家乡的当归、党参、黄芪能通过直播的方式能卖出去。所以说,回来之后跟我的师傅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就自己创业了,自己去干了。

  

  在这个不足20平米的直播间,林彦强每天忙得手脚不沾地,也乐得合不拢嘴角。短短两个月的时间,直播带货的收入每天都会超过千元。可谁又能想到,从一开始的偏见、反对和嘲讽,小林和许许多多的创业者一样,都未幸免。

  

  岷县西江镇唐家川村村民、网络直播达人、林彦强:父母亲都不懂这一块儿,说感觉我像是在玩一样,说你拿个手机就能挣钱,这种时候就想让我放弃。但我觉得我们家乡的当归、党参、黄芪发展的前景还是非常大的,我想去好好的发展一下,看能不能就说凭我自己的力量,这也是我的一点小梦想,是我坚持下来的理由。

  

  直播带货在推销农副产品方面意义重大、成效显著,是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林彦强表示,短视频电商直播打通了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也打开了农产品销售的新思路。未来,他将会把这些“干货”分享给更多电商从业者,一起尽快融入直播新领域,变身电商直播“新农人”,为当地农副产品销售打开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

  

  岷县西江镇唐家川村村民、网络直播达人、林彦强:我觉得直播带货的话能把我们乡村的美好跟直播带货这一块儿结合起来。有的时候站到我们村里直播,看着那些风景都是特别好,感觉又特别惬意。能符合我们农村生活,也能把我们家乡的药材当归、党参、黄芪,以及我们村的形象能推出去。

  

  林彦强的家乡唐家川村,位于岷县县城以北18公里处,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从2017年开始至今,共有周边4个村420户1700多人陆续安置到位。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西江镇把搬迁规划与产业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鼓励外出务工、引导栽植中药材、支持种植塑料大棚、实现科学养殖,多元化实现了群众稳定增收。去年,人均收入达到51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4000元。

  

  易地扶贫搬迁让群众小日子越来越好,劳务输转让群众钱袋子越来越鼓,从距离5公里的山沟沟搬迁下来的群众洪军伟是受益者之一。洪军伟感慨道,八年前还住在交通不便、吃水困难的大山沟,当初“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生活写照,至今让他记忆犹新。搬迁后,在党的一系列利民惠民政策支持下,通过政府搭桥牵线,洪军伟在农忙时种植中药材,农闲时外出务工,实现了收入“连年翻”。

  

  岷县西江镇唐家川村村民、洪军伟:我们把地里种上,收拾好了,两个老人在家里看着孩子们,我和媳妇儿两个人就去打工去了,8月15前就回来了,回来就收挖当归等药材。一年下来黄芪、党参等药材收入七八千块钱,去年打工我们两个人挣了四万多元。

  

  便捷的交通、舒心的环境,让洪军伟对现在的唐家川只叫好。如今,两个孩子上学,自己和妻子外出务工增收,家里的老人当起了“总管家”,大家“分工”明确,其乐融融,洪军伟的新生活,过得踏实又安心。

  

  岷县西江镇唐家川村村民、洪军伟:这两年去新疆打工,把这个房子今年装修了,装修上先让两个老人也把这种幸福的生活先感受感受。晚上路灯、彩灯挂上,出去在门口,孩子们玩一下,大人们在广场上站一下,那感觉就是好。

  

  2021年,唐家川村抢抓甘肃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发展机遇,依托“政策宣传+能人引领”模式,全年组织输转至新疆、内蒙古、广东等地务工人员700余人,占总劳力的76.7%,年均创收2800万元以上。同时,立足资源优势,致力发展“多点开花”式产业振兴。通过大力推行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技术,建成了500亩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作坊等形式发展中药材加工业,全村从事中药材加工的农户达到25家以上。投资50万元建成的贮藏冷库,可贮藏200吨货物,通过对外出租,预计每年可增加收益5万元,真正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深度转变。

  

  如今,安置点内产业、教育、医疗、便民服务等基础配套设施齐全,搬迁群众在这里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岷县西江镇唐家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唐昌常:突出产业发展,在原有的中药材种植和劳务输转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高原夏菜、马铃薯原原种种植、有机蔬菜种植的产业,聚力建设唐家川高效农业示范园,带动群众创收,让群众口袋鼓起来,生活富起来。

  

  农历二月,“幸福唐家”的大红灯笼高高悬挂在唐家川的各个角落,显得格外喜庆,唐家川的红火日子也被衬托的更为浓烈。绚丽的阳光下,鳞次栉比的二层小楼、干净整洁的村庄道路,造型别致的凉亭、错落有致的花园以及文化墙上的“唐家赋”犹如一张的古老而崭新的诗卷,回望着唐家川的昨天、书写着唐家川的今天、展望唐家川的明天。

  

  岷县西江镇富康村村民、包成江:我最喜欢从这边开车走,因为这边过来的两边风景也特别好,感觉就像大城市里农家乐的感觉,特别好。今年我发现在这里打卡的人特别多,夏天特别的美丽,冬天,尤其下了雪之后,特别美好,就是那个感觉就是好,唐家川特别好。

  

  悠悠洮河水,穿山越岭,润泽大地。唐家川,作为一块充满了攻坚克难、接续奋斗的梦想之地。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小康”,一代代唐家川儿女以“感恩、创新、苦干,勇毅、追赶、奋进”的新时代定西精神为支撑,牢记初心使命,赓续奋斗血脉,书写了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画卷。

  

  岷县西江镇人民政府乡村振兴工作站副站长 李鑫杰:按照全镇“双线并走辐射九沟、三园共建带动五片”的总体发展思路,我们做了一个沙盘。现在唐家川村位于唐家川村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核心地带,我们核心地带的建设是,下一步以高原夏菜种植基地、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还有绿色有机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为基础,推动全村的产业发展提档升级,通过一系列的产业发展措施,使唐家川村的产业发展势头更猛、劲头更足。

  

  夜幕下,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灯如火、人如潮,就如同他们现在的生活一样“红红火火”,“幸福唐家”四个大字分外显眼,犹如砥砺前行的奋斗者,正在聆听着“多彩岷州”的春暖花开。(图文/李自强 魏姣)


(责任编辑:周建设)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