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推进村(社区)残协规范化建设 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
2023年11月29日   10:26 | 来源:安阳日报

2(1).jpg

南羊店村残疾人在该村康复指导站做康复训练


  让“春天的事业”温暖每一个角落

  ——看我市如何推进村(社区)残协规范化建设 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


  编者按:残疾人事业被称为“春天的事业”。11月7日,在全国村(社区)残协规范化建设推进会上,安阳市作为河南省唯一地市代表作典型书面发言。我市坚持党建引领,突出精准服务,规范化建设村(社区)残协的做法在全国交流推广。本报记者走进社区、乡村,探寻我市“春天的事业”的出彩答卷。


  今年,全市3292个村(社区)100%建立残协,100%配齐专职委员队伍且岗前培训率达100%,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的有34788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有48356人,完成重度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331户……


  一项项数字背后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扎实推进残疾人工作结出的硕果,是全市残联系统推进基层残联组织改革和服务创新,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村(社区)残协规范化建设积极融入“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以“十有五清一落实”村(社区)残协规范化建设全覆盖为抓手,高标准推进村(社区)残协规范化建设取得的实效。


  党建引领基层建设


  11月13日10时许,和煦的阳光照进安阳县白璧镇南羊店村日间照料中心,68岁的残疾人王爱芹享受着这份暖意。孩子在北京打工,独居的她早早来到照料中心。“这里能看电视,还可以和村里人聊天,比在家强。午饭两元钱管饱,每天都不重样。村里对俺照顾得可好了。”王爱芹对记者激动地说。


  “天凉了,要多加衣服啊,最近身体咋样?”来照料中心查看的该村党支部书记闫玉同对王爱芹嘘寒问暖。


  “服务好残疾人是一份暖心的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闫玉同对记者说。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村残协主席。把服务残疾人放在心上、融入日常是他的工作。在他和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新建的照料中心成为村里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好去处。在市、县残联和爱心企业的支持下建立康复指导站,在便民中心开设“民政残联”窗口,在村内建设无障碍设施……该村的残疾人工作暖意融融。


  全市95%以上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残协主席,扛起残疾人服务工作的重任,推动基层残协工作遍地开花。将村(社区)残协建设制度化纳入党建总体工作格局,建立党建带思想、带组织、带队伍、带阵地、带发展的工作机制,推进基层残联组织与基层党组织深度融合发展,是我市残联系统推动基层建设的生动实践。


  我市创新推出“三坚持、三衔接”工作制度,推动村(社区)残协工作取得实效。就地就近选聘、坚持公开公正、实行动态管理,配强、配齐、管好专职委员队伍。市残联每月雷打不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村(社区)残协工作推进情况,解决具体问题,落实落细具体方案。建立每月谈和双向月报告制度等工作机制推进基层残协工作开展。


  10月25日,市残联联合市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在全市“五星”支部创建中进一步加强村(社区)残协规范化建设的意见》,这是全省第一家将残协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化纳入基层党建,为进一步夯实残协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创新打造规范化“标尺”


  走进殷都区文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无障碍设施齐备,方便残疾人出行。便民中心专门设立残疾人窗口,精心打造了“残疾人之家”。残疾人管理实现分类建档、分类培训、分类服务。残协工作有牌子、有机构、有制度、有职责、有经费、有场所、有设施、有活动、有档案、有总结。


  我市找准残联服务中心大局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创新推出“十有五清一落实”等制度,稳步推进村(社区)残协规范化建设。


  “为社区残疾人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做残疾群众的贴心人是我们的职责。”文源社区党支部书记、残协主席赵红霞介绍,“我们的残协专职委员每月坚持走访残疾人,做到对最新的惠残助残政策、专职委员岗位职责、本村(社区)残疾人整体情况、每个残疾人家庭生活就业情况、每个残疾人的最急迫需求和最根本愿望等5个方面工作清楚了解,便于及时掌握服务需求,制定精细化“一人一案”帮扶措施,提升基层组织服务能力。”


  市残联制定村(社区)残协星级评定机制推动规范化建设。46个五星级残协、530余个四星级残协引领全市残协规范化建设加速推进,基层残联组织的组织力、引领力和服务力全面提升。目前,全市形成了以市级残联为主导,县(区)级残联为骨干,乡(镇)残联为基础,村(社区)残协为平台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四级基层残联组织网络,基本实现了机构、人员、制度、补贴四到位。


  一切为了残疾人的幸福


  南羊店村的残疾人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康复服务,在康复站锻炼的残疾老人陆海珍对记者说:“我每天来这里免费练,身体状况越来越好。”


  文源社区的残疾人夫妇陈建林和曹瑞娟在享受惠残服务的同时积极奉献社会,负责社区部分地段的保洁工作。曹瑞娟说:“我挺喜欢这工作,干得舒心,感觉时间过得可快。”


  残疾小伙张振东通过参加残联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成功在爱心企业就业,做“直播带货”,拥有了不错的收入。


  保障残疾人的生活、康复、教育、就业等,就是保障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我市残疾人证办理实现定点与上门、线上与线下、领证与享受政策、政策宣传持证与未持证“四同步”。脑瘫儿童康复纳入全市慢病管理,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市、县、乡、村四级康复网络,让残疾人就近享受康复服务。全市两项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应补尽补,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实现一户一策、应改尽改,重度残疾人纳入“一元民生”政府综合救助保险项目,残疾人基本民生得到进一步保障。残协紧密结合村(社区)周边产业特色,通过组合措施实现残疾人多种形式就业,让残疾人能够融入社会、实现价值。组织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激发更多残疾人自强不息、敢于拼搏,书写精彩人生。


  我市依托四级基层残联组织网络扎实推动残联各项基础业务开展,让残疾人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残疾人是最需要关怀、关爱、关心的特殊群体,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基层残协建设,细化工作举措,把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体现在经常、融入到日常。”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说。(安阳融媒记者 张俊军文/图)


(责任编辑:肖赛)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