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坚持创新引领 提升发展能级
2023年12月27日   14:55 | 来源:鹤壁日报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始终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从一缕纤细的尼龙66工业丝,到深耕沃土的种业“芯片”;从功能先进的“智慧合杆”,到国产电脑中广泛采用的“中国芯”;从交织起汽车“神经血管”的线束电器,到闪亮太空、俯瞰沧海的“鹤壁一号、二号、三号”卫星……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正在成为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最大增量”。


  近年来,鹤壁市以创建国家创新驱动示范区为抓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在创新载体、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资源等创新关键要素上发力,聚力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为高质量发展积蓄起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今年6月,中科协发文,明确鹤壁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创新驱动示范市,这是鹤壁市继2015年入选全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市、2021年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后,第三次因创新驱动发展获得“国字号”名片。


  建强载体,鹤壁科创新城建设提速提质


  仰望星空,“中原一号”“鹤壁一号、二号、三号”雷达遥感卫星在528公里高空熠熠生辉;俯瞰大地,北纬35度的鹤壁科创新城之中,遥感卫星、“龙芯”处理器、边缘计算、物联感知、信息安全等产业加快发展。作为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地、培育一流创新生态的样板区,鹤壁科创新城正厚积成势、厚积薄发。


  这里孕育了科技创新的累累硕果——持续深化创新“研究院+公司+园区”模式,鹤壁产业技术研究院、华为垂天5G边缘计算实验室、河南卫星技术产业研究院、鹤壁密码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累累硕果丰盈枝头。


  这里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依托河南省首批大数据产业示范园区、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智慧岛”、市中介服务开发区等载体,主攻智能制造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现代新兴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规划建设了百佳、千慧、万和、亿丰、兆发五大智能制造产业园和5G数字经济产业园、智能应急制造产业园“5+2”产业平台,数字经济产业、信创产业、卫星产业、智能制造产业全面开花,现代产业体系雏形已显。


  这里产生了独特的创新资源集聚效应——探索形成“空间+孵化+基金+服务+生态”的服务体系,京东、360、航天宏图等29家行业龙头企业带动500余家关联企业竞速发展。以京东(鹤壁)数字经济产业园为例,2022年累计实现产值101.39亿元,同比增长228.32%。


  这里有强劲的体制机制支撑——深化服务管家机制,为新引进、新开办、产业代表性强的重点企业、项目配备驻企贴身秘书,为10家企业配备人才服务专员,为企业提供精准化、个性化人才服务;实施“一图、一榜、一表、一调度”机制,每周一调度,倒逼项目提速提质;创新实施“项目长”“双管家”服务机制,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开工、建设、融资等问题。


  …………


  转型、破局、创新。


  如今,鹤壁科创新城正锚定国家一流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地、新兴产业策源地、高端人才集聚地和新城市社区展示地的目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节生长。


  育强主体,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提升


  近日,喜讯传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分别公布了2023年度知识产权强企认定名单,鹤壁天淇汽车模具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榜上有名。截至目前,鹤壁市已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0家、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8家。而这,标志着鹤壁市企业的创新成果得到了认可,也彰显着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在高质量发展中的贡献。


  完善科技型企业培育体系。近年来,鹤壁市探索建立全市科技企业基础信息库,加大帮扶指导力度、深化供需靶向匹配,邀请专家对企业开展申报培训、精准辅导等延伸服务,“创新团队—小微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创新龙头企业”的发展链条和梯队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今年,鹤壁市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142家,均创历史新高。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24家,同比增长29.66%,完成省定目标的136.77%。9家企业入选省“瞪羚”企业,省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总数达16家,科技型企业持续壮大。


  落实落细各项惠企政策。鹤壁市积极引导和帮助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为全市113家企业发放省级企业研发财政补助1434万元,为91家企业发放市级配套资金1251.72万元。2022年度科技奖励性后补助项目申报受理52家企事业单位,市区两级奖补资金达1470万元,惠企政策红利快速释放,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


  创优平台,科技开放合作结出累累硕果


  “公司采用的是绿色、环保的水性油墨,然而在印刷过程中,我们行业内传统的低温冷凝干燥法无法彻底解决全产业链的水汽分离。”今年,一个技术难题让中洲彩印公司生产发展陷入瓶颈,这也困扰着公司董事长赵中敏。


  所幸,在省科学院鹤壁分院的帮助下,这个难题并没有持续太久。鹤壁分院积极对接省科学院的博导来鹤实地考察,通过面对面研讨,他们目前已经找到了一种能解决当前中洲彩印“卡脖子”难题的方法。


  赵中敏介绍,目前公司已经与河南省技术转移研究院有限公司签订了“凹版包装印刷水性油墨干燥关键技术开发”项目技术开发协议。针对如何将这一技术运用到印刷行业并产业化推广,双方正在进一步探讨、研究和测试。


  在省科学院鹤壁分院正式运营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鹤壁市不断在聚焦核心技术对接,助推成果转化上实现突破。


  和省科学院鹤壁分院一样,许许多多创新平台,在助推鹤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默默贡献着力量。


  近年来,鹤壁市紧紧围绕主导产业,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深化院地合作,打造创新平台,针对产业补链延链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对接企业需求,凝练科研课题,探索科研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充分用好“科创中国”数字平台。将国家级、省级优质专家资源为“鹤”所用。2023年年初以来,鹤壁市通过平台上传本地企业技术需求225条、成果467条,推动19条技术需求得到解决、15条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共建共享研发平台。鹤壁市统筹科技创新资源,创新平台政策,争取鹤壁市的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加盟鹤壁分院,将其纳入市科学院体系,实现仪器设备共用、研发平台共享,把共享落到实处。


  全力做好孵化培育。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布局建设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加速器等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今年,新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市级以上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孵化载体累计达到3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3家,各类孵化载体总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


  在多方努力之下,鹤壁市创新平台建设收获满满:


  ——聚焦光芯片全产业链的高能级平台墨子实验室已于今年7月10日正式挂牌,鹤壁市将打造墨子实验室重要的研发、中试和成果转化基地。


  ——仕佳光子、元昊新材料、鹤壁密码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分别与省科学院相关院所,联合开发项目、签订技术服务协议、联合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等。


  ——积极探索与鹤壁科创新城融合发展机制,帮助正在建设的河南信息科技学院谋划科研创新中心;围绕龙芯产业生态,凝练创新课题,申报科研项目,打造信创产业链。


  …………


  截至目前,鹤壁市共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412家,是2012年的6倍多,其中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147家。今年,全市已新认定省、市创新平台22家,其中,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家,省中试基地1家;市级产业研究院6家,新型研发机构3家,工程研究中心10家,数量再创新高。


  聚合资源,良好创新生态体系加快形成


  想要高质量完成院地对接、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诸多科技工作,人才是核心。


  曾在广州、郑州工作多年的硕士张晓告诉记者,身为鹤壁人,他看到了家乡近年来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再加上良好的人才引育政策,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家”。


  像张晓这样或“回归”或引进的人才不在少数。为更好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鹤壁市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初步形成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为支撑的层次分明、各有侧重、较为完整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并组织开展“兴鹤英才”计划评审工作,认定科技领军人才3名、科技创新创业团队8个、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35名,创新人才培育体系得到持续优化。


  如果说人才招引和培育,有效提升了科技企业的“软实力”,那么充足的流动资金支持,无疑给企业带来了“硬底气”。


  “6年前,我们了解到咱们市开展了‘科技贷’这项业务,‘科技贷’与一般贷款相比,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鹤壁国立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青修谈及“科技贷”为企业发展带来的福利时,直言非常实用。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鹤壁市积极探索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在财政科技投入与银行科技信贷结合、科技金融与科技资本市场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


  截至目前,鹤壁市科技部门今年已为42家企业发放“科技贷”79笔、3.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60%,贷款余额3.4亿元。


  鹤壁市推行的科技金融服务还不止这些:


  ——在全省率先拓展了“鹤科e贷”相关业务,抵押方式改为信用担保模式,门槛更低,贷款上限由500万元调整为2000万元,使企业贷款更便捷、成本更低廉。


  ——推行“鹤创担”担保模式,有效降低了银行贷款风险,提高银行积极性,帮助企业提升信用,放大贷款能力。


  ——选取保证保险、企财险、责任险等3个大类14个保险产品进行奖补,奖补金额为保费的40%至50%,奖补保险产品数量全省第一,有效分散和化解创新创业风险,提高科技研发的积极性。


  ——“科创贷”有效解决小微企业小额贷款难题,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


  …………


  “科技型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会遇到不同的融资需求,因此,我们通过联合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华介绍,鹤壁市将持续聚焦“一企一策”解决企业融资困难,实现政银企互利共赢,全力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形成科技、产业、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


  鹤壁科创新城建设日新月异,企业科技创新活力迸发,优质创新平台持续引育,人才、金融等创新资源不断集聚。鹤壁号巨轮,正搭载着创新强劲引擎,奋楫争先,破浪远航。


(责任编辑:肖赛)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