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奋斗 点亮煤海之梦——记义煤公司耿村煤矿运输队技术员姚海东
2023年12月06日   11:52 | 来源:大河网

1(1).jpg


  19岁,他一身戎装来到军营,成为“最可爱的人”;21岁,他身穿校服来到校园,成为一名大学生;24岁,他换上工装深入百米井下,成为光荣的煤矿工人。人生的每一段旅程他都认真付出,为了目标和梦想一刻不停,他就是河南能源义煤公司耿村煤矿运输队技术员姚海东。


  一步一台阶绘就青春底色


  2010年姚海东退伍回到了家乡,在军营中一直表现优异的他在离开军营后却发现,他需要学习、需要进步的地方太多了!在“躺平”和“进步”之间,他选择一路前行。2011年,他决定到河南省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继续学习深造。


2(1).jpg


  2015年,学成归来的姚海东被分配到耿村煤矿运输队,成为一名技术员,他深知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不仅要储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井下一线实践经验。为此,他利用工作之余,大量阅读与煤矿相关的技术书籍,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工作现场,虚心向队领导、老同志、专业人员请教,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锻炼和积累经验;每次变更施工地点前,他都坚持深入现场、实地查看,有针对性的编制作业规程、措施,确保符合现场实际。


  煤海亮本色展现青春力量


  自从步入工作岗位,他时刻以一名军人的素质严格要求自己,干起活来就像是训练场上正在进行操练的士兵,让与他一起工作的工友们切实领略了军人矿工的风采。


  在矿井灾害治理期间,由于运输队大部分职工年龄偏大,作为队里的年轻人,姚海东主动要求前往施工第一线,到南风井拆除闭墙、运输物料等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气温高,他和大家一起头顶烈日,排成一排,一块接着一块,不间断的搬运拆除下来的砖块。为了照顾年纪大的老同事,姚海东主动站在搬运最前沿,机械式的弯腰拣砖、递砖任,凭汗流浃背、阳光暴晒,脖子、胳膊被毒辣的太阳晒脱了皮,全身的衣服被汗水浸透,大家都劝他休息一会,姚海东确边擦汗水边说:“没事,我年轻,多干点没啥!”经过近12个小时的搬运,终于把拆下来的砖块清理干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矿井能够早日复工复产,贡献着汗水和力量。


  创新促安全争做有志青年


  “安全为先,技术先行,技术员应该时刻将技术创新工作放在心上,用技术保障矿井安全运行。”姚海东经常这样告诫自己。


  加大,导致矸石山皮带机头经常堵塞,为保证顺利排矸,山顶皮带机头需要经常移动,而每次移动时,都要向矿上申请钩机前来吊运转移,为尽快解决这个难题,姚海东决定对皮带机头进行改造,他通过盯现场、查资料、请教专家,与科室人员共同研讨,针对山顶地形,利用液压装置的伸缩性能,将回收的液压支柱改装成可移动的“四脚支柱”装置,然后将皮带机头架在上面,可根据排矸量使皮带机头在山顶进行扇形运动,解决了排矸难的问题,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排矸效果。


  8年来,他一直奋战在井下千米运输战线上,把激情、热血、青春都浇筑在了这片煤海,在平凡而又艰苦的生产一线,坚守初心、牢记使命,诠释对企业的忠诚和责任。(牟建河 李斐/文图)


  


(责任编辑:肖赛)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