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民俗收藏馆里感悟农耕文化
2023年12月07日   09:54 | 来源:大河网

  12月5日,沿着青石板老街,来到淮滨县张庄乡吴世斌的家中,吴世斌因早年对收藏民间生产农具和民俗用品十分感兴趣,他把祖传下来的四合院改建成了民俗收藏馆。


  在收藏馆大门两旁摆着一对石鼓,东边石鼓图案是“松鹤延年”,西边石鼓图案是“百鹿贺寿”,据说是元代物品。走进客厅,客厅里放着一架织布机、一辆有着100多年历史的独轮车以及30多台不同年代的收音机、唱片机,里面的展柜里陈列着上百种各式各样的小物件。


1.jpg


  “这个叫织布机,是我前年在阜阳的一户农户家收的,过去只有粗布衣,从纺棉线到织布再到做成一件衣服,工序极其复杂,哪里像现在我们这么幸福,各种款式各种布料的衣服应有尽有,这就提醒我们要忆苦思甜,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吴世斌说。


  在院子的空地上,摆放了许多石磨、石锁、石礅、石碾、石槽、石雕等石器,还有大型鼓风机、水车等传统生活用具;茅草屋展厅放置的有煤油灯、染具、老式牛皮箱和各类民间生产农具,多数展品已经淡出人们视野,甚至有些已经是孤品。


2.jpg


  “这个现在很多人应该都没见过,这个叫木油榨,有6米长,光它上面的配件就有100多件,做工精巧,足以彰显过去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是我们这里的镇馆之宝。”吴世斌介绍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生活用具如石磨、织布机、木油榨、纺车等等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但细心的吴世斌却把这一件件并不值钱的生产生活用具当成了“宝贝”收藏了下来,目前吴世斌收集来的大大小小的民俗展品有共3000余件,大多数是民间生产农具和民俗用品,对保留传统民间技艺有着重要促进作用。除了这些珍贵的民俗生产生活用具外,小四合院内还有两株腊梅树,在当地也不多见,经相关部门鉴定,有320年树龄的古腊梅,每到腊梅花开,方圆几里地都能闻到腊梅的香气,吸引很多人慕“香”而来。


  “我就是想把这些东西都保存起来,保护我们的民俗文化,不然以后都消失了就找不到了,这些物件都是对于青少年和下一代思想素质方面很好的教育材料。”吴世斌说。(贾晗/文图)


(责任编辑:肖赛)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