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药茶饮”火了!
果然,到了一定的年龄
中国人的血脉终将觉醒
“山药当归枸杞GO山药当归枸杞GO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
万万没想到
周杰伦《本草纲目》里的歌词竟然照进了现实
喝奶茶担心囤积脂肪
喝点小酒又怕酒精对脾脏不好
秋意渐浓,天气转凉
想要喝得健康
咱养生壶里又该备点啥?
当然是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中药茶饮了!
首次推出中药茶饮,已开具400余副药方
今年8月份,长葛市中医院首次推出了一系列中医药配方的茶饮,充分发挥了中医药“药食同源”的优势,满足了市民多样化的中医药养生保健需求。
“中药来源于生活也应该服务于百姓,它不仅能治病,也能防病,可以充分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除了用于对症治病,还常被人们用到餐桌上,煲汤、煮粥、泡茶、泡酒……非常符合现在大家对养生的需求。”市中医院中药房主任董明珍介绍。
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又称为“医食同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饮用中药代茶饮,也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
中药效果咋样?对症喝药大有裨益!
市中医院发热门诊医生陈东表示:“中医根本就是调理体质,辩证论治,曾经我们科室对部分新冠肺炎患者采用了中药治疗,效果奇好,一般1-3帖就能治好,患者中年龄最小的有6个月大的女婴,按成人一天量的十分之一服用中药,很快就不烧了,年纪最大的94岁老太太也就是两三帖药就好了,如果对症喝点小药茶,确实大有裨益,有病治病,无病健身。”
自推出以来,中药茶饮就受到不少养生一族的青睐。“这段时间已经开了400多副茶饮方子了,前段时间天气炎热,光是酸梅汤就开了200来副,除了酸梅汤,我们还推出了补肺润燥汤、养阴清肺汤和补肺健脾汤,一般开的是5天或者7天的量。”市中医院中药执业药师王高丽说。
“秋季养生主打润燥养阴,燥为秋季之主气,而‘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因此,养肺是秋季养生的重点。”陈东介绍。“如果肺失津润,市民会出现干咳少痰、气急鼻燥、唇干口渴等肺燥的症候,一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也容易出现复发或逐渐加重。同时,因肺外合皮毛,人们会出现皮肤干涩、毛发枯燥、大便干结等症状。”
各种茶饮功效不同,需遵医嘱取药
是不是有点蒙?不知道自己适合哪种茶饮?话不多说,咱先瞧瞧这4个茶饮配方及功效——
补肺润燥汤
山楂、杭白菊、陈皮
功效:健脾燥湿、清热去火、健胃消食、理气宽心
用法:加适量开水,泡茶饮用。
养阴清肺汤
青皮、甘菊、竹茹、麦冬、桑叶、芦根
功效:生津止渴、养阴润肺
用法:加适量开水,泡茶饮用。
补肺健脾汤
玄参、黄精、黄芪、防风、白术
功效:补肺固表、健脾益气、防感冒、咳嗽、多汗等
用法:(加水500--600ml)煎煮代茶饮用
酸梅汤
乌梅、干山楂、陈皮、甘草、洛神花、冰糖
功效:生津止渴、酸甘养阴
用法:(加水1000ml)煎煮,煎煮后取汁,放凉即可饮用。
禁忌:感冒、糖尿病、孕妇、胃部疾病者禁止饮用。
视频一经发出,评论区网友又炸锅啦!
“有减肥茶吗?”
“有祛痘茶吗?”
“有补气血的吗?”
……
大家对中药茶饮的呼声还是很高的,这也表明了现在年轻人对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信赖。其中也不乏有个别喜欢保温杯里泡点啥的人开始沾沾自喜——自己不愧是会养生的人。清醒一点,中药茶饮可没那么简单,一定要因人而异。小编还是建议到医院咨询医生,不可盲目跟风喝药哦!
此外,小编了解到,市中医院的这几个药方从几块到十几块不等,想想平时一杯奶茶一二十,价格不低,对身体还有负担。现在同样的价钱能买差不多一个月的茶饮,这性价比咋能不爱呢?
当然,中药茶饮虽好,却不是适合每个人的“灵丹妙药”,更不是“多多益善”。王高丽建议:“应先了解清楚自己的体质,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茶饮,必要时遵医嘱服用,切勿盲目跟风,如需购买需要经过中医诊断开具药方,才可到药房取药。”(全媒体记者/乔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