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建安区人民法院诉调对接中心,一面面写着“调解化纠纷,方便为商家”、“廉洁奉公,秉公为民”、“为民服务效率高,热情服务暖人心”的锦旗挂满了墙壁;一个个群众愁容满面而来,经过人民调解员的耐心疏导和调解,高高兴兴而归。这是建安区借鉴“枫桥经验”,创新人民调解工作,带来的可喜变化。
近年来,建安区坚持“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经验”,建立了“区委负总责,区政府牵头,职能部门参与”的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机制,不断深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积极探索诉调对接、警调对接、交调对接、医调对接、访调对接等衔接机制,大力实施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专门组建了建安区诉调对接中心,聘请熟悉政务、熟悉法律、熟悉金融、熟悉经济、熟悉基层工作的退休干部、知名人士、律师、心理咨询师等担任人民调解员,设置了建设工程纠纷调解、行政争议调解、物业纠纷调解等岗位,依法调解纠纷,耐心疏导群众,坚持应调尽调,尽量保证群众满意,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自2020年以来,建安区诉调对接中心调解案件26265起,调解成功15496件;接收区领导和区信访联席办批转信访案件219件,接收乡镇(街道)和区直单位申请调解案件263件,成功调解197件,引导进入诉讼程序69件,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让群众感受到了依法调解的温暖。(秦帅岭/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