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双槐树遗址保护条例》10月1日起实施
2024年08月16日   17:35 | 来源:中国文信网

  近日,从郑州市文物局获悉,《郑州市双槐树遗址保护条例》已经郑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24年6月27日审议通过,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24年8月3日审查批准,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


  2013年至2020年,考古人员在巩义双槐树村南部,发掘出距今5300年左右的都邑,经过多年的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确认遗址现存面积约117万平方米,重点发掘4000余平方米。


  双槐树遗址是我国仰韶文化中晚期考古的重大发现,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实证了中华文明历史起源。被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河洛古国”,先后被评为“2020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等。


  在立法过程中,《郑州市双槐树遗址保护条例》充分借鉴三星堆遗址、良渚遗址等遗址保护的立法经验,因地制宜,针对双槐树遗址保护工作作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定。


  《郑州市双槐树遗址保护条例》厘清了责任划分,建立了市、县、乡三级政府分级保护、文物行政部门监督管理、双槐树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的保护体制和机制。明确了双槐树遗址的保护对象和保护区域,规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禁止行为,针对不同区域实施分类保护。


  为减少周边居民生产、生活对遗址的影响,《条例》规定根据双槐树遗址保护管理及利用需要,可以依法对遗址保护区域内的集体土地实施征收。


4.jpg


  擦亮历史文化遗产名片,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参与。《条例》鼓励设立群众性文物保护组织,协助开展遗址保护工作。规定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对群众性文物保护组织的活动给予指导和支持。


  此外,《条例》还支持利用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等资源,挖掘、揭示双槐树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鼓励开展教育、教学、研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张一斐 实习生 杨柳)


(责任编辑:肖赛)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