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功义,(曾用名王公义)1956年出生中牟县白沙镇(现郑州市郑东新区白沙镇)普通人家。幼小即热爱书画,13岁时在学校就办墙报、出展览,深受老师和同学喜欢。后受画家吴天恩的影响及名家指点,自己不懈努力,辗转至今几十年来笔耕不辍。
1981年赴西安美术学院进修,次年和院长王西京共同创作了黄河壶口瀑布大型壁画被国家博物馆收藏。1997年参加河南省书法班学习,同时对颜柳、欧、赵的法帧精心研读、特别是对王羲之的圣教序领悟,经上千遍的寒窗苦练,得其真法。现为轩辕书画院理事、郑州晔庐书画院院长。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记者偶遇书法家王功(公)义。花甲之年颇具书法成就的书法家,情怀字如其人。他的书法作品啊,刚劲、洒脱,透着一股秀气;其人呢,哈,活脱脱一个老小伙。身板硬朗不说,精气神给人一种年轻气盛的刚强感觉。他稳重透着谦和,朴实兼容着神奇,他被称之为白沙镇书画界一道璀璨的风景!
王功(公)义书画五十余载,笔墨勤耕,其作品潇洒灵动,气势苍劲雄浑、飘逸,用笔纵放自如,快劲流畅。字里行间有着流动的神韵,熠熠生辉!辉映着洒脱的苍劲和灵气,美不胜收。欣赏他的书法会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他的每幅作品不仅生动地展示了他的的创作水平、创作心得,同时也将书画界的修养与品质展现的淋漓尽致,重点展示其优秀精品真谛。细看王功(公)义老师的墨宝,明丽柔雅而不失重力,匀停舒缓却暗藏豪气。
其行书更是称绝,以意凝于毫端,因内容而变化,让所书文字扮成演员,在纸这个“舞台”上各尽角色。章法动中有静,轴线曲中有直,恰似杂技顶凳,危而不坠,王功(公)义老师用了五十年的功底,写出了自然活泼,即有霸气,又有灵气,深入生活的书法。真乃字画也。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一幕幕历时性的改变过程,它熔铸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智慧和民族气质,形成了绚丽多彩、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和审美理想。
王功(公)义老师告诉记者,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越发感悟到书法艺术中的魅力所在,书法艺术是自己追求的境界,是黑白多姿的天地,在自己的古稀之年将书法艺术当作精神灵感的一片绿洲,当作心灵栖息之所,更是自己人生明媚可爱的港湾。未来日子里,书法仍然是自己生活的重心,在书法上能取得更大进步将是他不懈的追求。
老王暮年,壮心不已!王老师让自己深深沉浸在书体的笔法、结构及章法的精进中,不断思辨并革新,融会贯通,自成格局,使之成为极具独特美感的书法艺术。他的每幅作品都有枯藤缠绕之筋骨,龙腾虎跃雄鹰展翅之势,先声夺人之气,行云流水之美,育人启迪之意,整体观感稳重端庄,清秀流美,在刚柔相济之气势中,形式内容相得益彰,使作品于自然律动间洋溢着郁勃之生命元气,古朴自然,足见其功力雄厚,主题突出,不愧为大师之作。(高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