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集团全国首家AI实验校“花落”九中
2024年05月19日   23:05 | 来源:中国文信网

1.jpg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进一步落实“转变育人方式,实施科学素养提升行动”决策部署,5月19日上午,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成果展,“科技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论坛暨360集团全国首家AI实验校成立”在郑州市第九中学成功举办。全国28所知名高校专家、360集团特派专家,郑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郑州市科技特色数字素养联盟校30多所学校领导嘉宾,师生家长代表,莅临参会。


2.jpg


  AI+教育 郑州九中引领教育新浪潮


  全国各地高校、高企、科技特色联盟校能够再次齐聚郑州,参与盛会,正是因为近年来郑州市第九中学在科技型高中锻造过程中,所取得的瞩目成绩、生动的创新实践和高度的社会认可度。


3.jpg


  “我们认为,郑州九中‘科技特色、多元发展’格局及科技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与‘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国家战略一致。活动的举办,为参会各方以及家庭、学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也为重塑教育理解、携手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一份生动‘样本’。”与会专家给予充分肯定。


4.jpg


  郑州九中校长张莹表示:“AI时代像一列飞驰的列车,扑面而来。在大家共同瞩目和见证下,360集团全国首家AI实验校正式冠名并落户郑州九中,是新时代战略之选,是学校之幸!”


  谈到科技型高中建设发展,张莹进一步指出:“郑州九中用六年时间走完了科技型高中锻造过程中最艰难的历程,其背后当然是与各大高校、科技型高企、联盟校之间长久而深入的协同。技术改变生活,生活面向未来,未来是孩子们的世界,他们接受新技术新世界越早,就越有希望。未来三年,我们将借助于360智脑系统和大数据平台,全面赋能教与学新场景,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拓展学习边界,创新AI课堂;我们也将携手各方,多元发展,积极拥抱AI时代,更加面向未来!”


  邂逅AI 重塑教育


5.jpg


  近年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等诸多高校,成为郑州九中优质生源输出单位。该校向双一流高校工科人才输出,规模更大、层面更广、渠道更多更为精准。几年下来,几十所高校优质生源基地校的授牌,其背后折射出的是该校近年来与高校的深度合作、密切协调与高效互动。


  据悉,郑州九中与初中校和众多高校一起,已经携手打通了人才“入口、过程培养、出口”三条路径:初高中衔接,量身定制发展规划,高校高企双导师全覆盖,大学课程先修前置,过程性精细化耕耘,高端访学体系的完备搭建,人才输出的匹配……在诸多领域,从点到面,从广度到深度,彰显学校的品牌发展;以高校资源匹配为特色,学校已经成为知名高校授予生源基地最集中的高中。


  此外,从2018年“360网络安全教育示范基地”授牌,到今天“360集团全国首家AI实验校”“花落”九中;从2019年“青少年数字安全空间实验室”一纸蓝图,到更为深入谋划AI校园,携手开启新的战略合作……以校企协同构建为特色,学校已然成为与头部科技企业合作最长久、最深入的科技型高中。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6.jpg


  郑州市教育局督学曹章成到会祝贺,指出:“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深化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创新育人方式,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一直以来,郑州市高度重视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工作,郑州九中作为一所有着70年历史的优质高中,在高中多样化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并于2023年以科技特色,再次被评为河南省新一轮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彰显着学校的办学实力。”


  他肯定地说:“此次召开多样化展示交流活动并启动‘360集团全国首家AI实验校’建设工作,将进一步助力学校科技特色发展,推动学校多样化建设,并为我市深化高中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破解普通高中‘同质化’发展难题、促进高中办学质量提升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为全市学校特色化错位发展布局的构建贡献积极力量。”满怀期待,他说,“让我们携手一道,促高中多样发展,助学校全面成长,筑基础教育高台,办人民满意教育!”


1.jpg


  当天,郑州市科技特色数字素养联盟校,聚首圆桌论坛,共探科技、未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AI、共享、区域”成为此次“科技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论坛”的核心词。注定,这是一场有关在中学基础教育领域,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深度聚集培养科技拔尖创新人才的盛会;更是一场有关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筑梦未来,初中、高中、高校与高企衔接发展的思想聚焦。(张一斐 实习生 杨柳)


  


(责任编辑:肖赛)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