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合肥4月22日电(陶伟)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以下简称“科交会”)将于4月26日至28日举行。人民网安徽频道获悉,截至目前,本届科交会邀请C9全部高校、44所双一流高校以及110余家院所参会参展,发动70余家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面向会员和会员单位征集展品,共征集成果4147件。
据悉,征集的4147件成果中,科技引领展区成果1542件,产业创新展区成果1562件,生态赋能展区成果495件,“双招双引”路演对接区成果505件,新技术新产品演示体验区成果43件。其中省外成果占比超过50%。
另外,截至目前,本届科交会共征集技术需求1649项,涉及企业1129家。从产业领域看,覆盖安徽“6178”现代产业体系,其中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领域是企业技术需求集中的重点领域,数量占比分别为20%、14.6%、9.5%。
值得一提的是,自本届科交会筹备启动以来,安徽各市和省有关单位,通过摸排、走访、洽谈以及举办“双创汇”等系列对接活动,促成对接交易项目401个,金额超1000亿元,其中合肥市、马鞍山市、蚌埠市成效最为显著,分别达成合作交易金额390.8亿元、154.9亿元、139.6亿元。
高校是尖端科技成果的重要源头。本次重点高校展区以“科技赋能未来”为主题,携手国内48所顶尖高校,全景展现了351项尖端科技成果,其中省外成果占91.5%,覆盖了全部C9高校,44所双一流高校,邀请300多名安徽省外顶尖高校专家、学者参会。
清华大学的高帧率扫描透射电镜相机、北京大学的情感伙伴仿人机器人、浙江大学的智能仿生机器人展现了头部高校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前沿创新成果;复旦大学可穿戴柔性传感器、南京大学大数据智能计算等实现了领域重大突破,共同打造了一场集展示、体验、交流于一体的科技盛会。
据悉,此次高校板块的创新成果多数是通过教育部安徽高等研究院征集而来的。2023年以来,安徽顶格推进安徽高等研究院建设,目前共启动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与科研攻关项目899个,涉及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78所省内外高校,服务长鑫存储、奇瑞、国轩高科等528家省内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