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港口,美丽的家—李群懿
2016年01月23日   15:47 | 来源:中国发布网

  经年易过,又是六月年中,不觉间的我,人已中年。青年时,我住松花江南岸,在上游。不经意,岁月的流淌,我神话般的驾过七夕的鹊桥,冥冥中,落到了美丽的松花江北岸。

  我,这艘来自千里之外异乡的小船,找到了我的港口,我,美丽的家。

  当北方四月的小兰花,绽开了第一抹春天,当松花江像一条麒麟把盾甲片片开来,泊在港口的排排船只,像刚睡醒的醉汉,有些慌了阵脚;又像秋天里片片落叶,摇曳在眼神追逐的远航线上。

  声声起锚的笛鸣,让春潮里兴奋不已的,又难以清数的无名江鸟,无序而有顺地相继牵栖着、呐喊着。港口,再也无力拒绝松花江水开怀的骚动。

  我,茫茫宇宙中,一只浩渺的小船,依附在这个港口,翘首天堑南北------松花江大桥上的滚滚车流;聆听堤外稻田的蛙鸣;深嗅道外柳青瑰香的飘逸馨清!

  这一切动与静的结合,让一道道旭日和晚霞在渔火的相衬下,在渔家大嫂捧出的热腾腾的鱼香里,都显得是那么的静美和亲切,让我愿意靠近,欣赏他!又像一只展翅不断的喜鹊,偏偏落在了不远处的白杨上,忘记了飞旋!

  港口是温馨的,但又是喧腾的水上集市!所有的船,像是在顶着针脚在江水里一路缝补,那张张,大小不一的网,露着百孔,船家们悠闲的哼着渔歌,邀请着鱼儿们亲力亲为的为他们补网!收网时,鱼儿的跳跃,补足了渔家的日子,阔绰了渔家的幸福!

  港上没有噎人的江风, 港上只有江水轻轻的泛波。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东西,都能成为人力可及的美好,更能创造出始料不及的效益和声誉:

  当远航的游轮上飘舞的红旗,靓在咫尺之间,走下甲板的,第一个兴奋不已的小姑娘扑向她外婆的拥抱

  当一船货物用运输带,传送上集装箱,慢慢驶出的车轮,碾出收获和喜悦的印迹

  当细雨中摇橹而归的中年夫妇,互替着披上雨衣那一个寻常的手势

  当夕阳下的港口,有了一群又一群,围着一串挂子,摘鱼的一家老小笑脸的徜徉

  当在打鱼节上,来自周边市县的慕名食客夸这块儿鱼最鲜美的拇指赞,半醉在那酒樽里

  当络绎不绝的异地旅游观光者,一边舒开双臂,一边如获至宝的,那深深的一口呼吸

  各种物象,各种情景,各种心绪。尽情在抒写,描绘,像是一幅画、一首诗,仿佛在演绎,历代风情!

  这就是依江而立的黑龙江大庆市肇源港!

  肇源港,落座在肇源城的西南城外。一条笔直观光用的滨江大道,让人心旷神怡,再往前走,即可看到一座临江小楼。

  站在楼前望去,看到的是:楼前庭院如毡的草坪;宽阔的周边尽是、苹果、杏、李、丁香、野玫瑰等树种。

  假如,花是能略胜一筹的秀色,那么树下的田垄上,无公害的小菜更是诱人垂涎不已。

  九天刚过,冰雪消融,北方人习惯说的开江的日子到了,此时,港口的员工们,便没有了任何假期,他们夜以继日的在港岸线上忙碌着,他们就像那些依附于江边的赖以生存候鸟般依附着松花江,建设着赖以生存的港口!

  他们没有忘记当年从老码头搬迁到新港的重重困苦。昔日,因为那些渔船和沙场,都要大面积迁移,对于这些与生而来,在老渡口靠江水吃饭的渔民来说,离开老码头,就像拔出他们落地的根一样疼痛和难舍!

  人往往皆是:不深入完善之前,总以为当前就是最完善的!

  江还是这条江,但渔民们却说:岸不是那个岸喽、、、

  靠水生活的渔家人们,早已习惯了不是习惯的习惯,习惯了昔日舒适懒散的自由自在原生态生活的方式。

  新港的蓝图,尽管七彩斑斓那般的美好,但习惯了习惯的人们却依旧无动于衷。那时的新港,就像是一座新房,等待不来美丽的新娘。

  面对渔民提出的大面积搬迁出现的困难,从政府到港务,不得不从一艘艘小船逐一进行解决,落实实际困难,先进的立壁码头,免税收,白住厂房,有限无偿的使用成型的场地,现代化的龙门吊作业,一应具备。

  再也没有后顾之忧,担心汛期沙场让江水吞噬的意外了。

  第一个搬进新港的渔民沙主得到了表扬和奖励!是一位老渔夫,看见他,就能让人想起独钓寒江雪的那个蓑笠翁图,老人家说:我是一名老共产党员,白吃白喝在这条江五十多年了,祖辈在松花江上打鱼谋生,在那个老渡口,靠岸就是家,有一年一宿江水涨的老高,船连锚一起都飘走了,这回可太好了,立壁码头,上千吨都栓的牢牢的,新港就是我们渔民最安全保险的家呀!

  从此后,船上的红旗在迎风飘扬!

  当正午阳光直扑到港上,最耀眼的算是那些座高低错落的沙子山了,他们有幸被淘出,!

  我想,沙子是没有自己颜色的,他是让江水涤净了身心的!所以,当他们一上岸就成了暖调的阳光色,如果和水泥混合,又坚不可摧、为砥柱,筑成广厦。

  我们常常比喻爱情和时间是手中的沙子。我们何不把沙子比作一种精神呢?党员的一种精神,无论涉及艰难险阻,我愿意,做你需要的那粒!

  白云蓝天在松花江上,行驶着,边走边划着一条条人生的新的航线!这个正意气勃发、风发向上的年轻港口,让多少思乡的游子,载着不可一卸的浓浓乡愁,又回到了他的身边解下那背负重重的恋乡情结,驻足静立、、、、、、凝眸心语:这就是我的港口,我美丽的家!


作者:李群懿,女,1970年生于吉林省四平市,现居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2015年曾参加上海东方卫视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会《绝对中国》栏目,《当代中华诗词库》入编诗人。楹联获得,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2014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数次入编“中国楹联报”“中华楹联报”“吉林日报”;曾两次获得黑龙江省征集春联比赛中优秀奖,获得禁毒全国征联优秀奖,大庆纪检委监察反腐倡廉小贴士三等奖。朗诵诗曾在:黑龙江省肇源县“庆七一”全县朗诵诗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大庆市农村信用社系统五区四县参赛中获得一等奖;赞美大庆歌颂铁人诗词比赛三等奖;全国松花湖征文诗词比赛优秀奖!散文获全县三等奖。诗词入编《中华合作时报》《中国文学》《中国共产党之歌》《中国诗刊选》《诗潮》《中华诗词名家典》《中国百诗百联》《中国农村金融》》《黑龙江合作金融》《诗意松花湖》《鹤乡雅韵》等诗刊。散文曾刊登“甘肃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李群懿)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