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 古道上的岁月---李金海
2016年04月19日   21:30 | 来源:中国发布网


  都说古道是冷寂的,远离人间烟火的,而今我与友人驶入栈道,已是车流如织;平坦通途了。我的心里或多或少的缓存着对十三陵古道上,岁月烽火的凝望。

  向导刘老师给我们指引着远方,看着那“二龙戏珠”的峻岭,并煞有禅意地说着“左青龙右北虎朱雀玄武”的道意,然而,我看到的只是春意怒放;花俏争春的自然景观。

  热情好客地刘老师语气流畅细说着: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

  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镇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在我的记忆里,漫游古道是我来京的首次,但春意渐浓的古道上,农家庄园热闹非凡。岁月这把无形的刻刀,刻载在往昔路石上的又都是什么呢?我想像着,并在车停的古道上让同行的友人紫煜给我拍照,已使我来到“十三陵”。

  紫煜桃红粉状宛若山间花蕾,又成了独具山间的一道风景。

  我不只是留恋春光无限,还看到此处乡亲们在这古道上重整着“大驾巡幸的气势”, 招客的拉客的吆喝的行走的超出臆想的繁忙,浓浓的北方语系在农家小院凸显,成为古道上一代比一代灵性起来,见证了历史。见证的并不都是战争、战乱、皇帝的威严、龙行仪仗的隆奢、帝国的荣辱兴衰,更见证了北方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融和发展。 “十三陵”虽然离北京很近,它大体上仍是一个分水岭,气候的分水岭,生产、生存方式的分水岭,文化的分水岭,北方各民族间的交流是频繁的,这种交流造成了关塞的贸易繁荣。它把中原塞外、农耕游牧各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我们看到的古道上的繁荣,只是小农经济的繁荣,而过街塔下的车辙可以为证。你瞧那辙沟,上宽下窄,斜着往里凹,凹进去又那么深,不是车认死道是轧不出来的,前面的车这样走,后面的车便这样走,车轱辘,有木制的,有包铁皮的,钉了铁钉的,这些种车辐面都不宽,轱辘也不宽,劲往一个地方吃,吃出深度来,却吃不出宽度。漫长时光中,一个小农时代发生的种种切切,是也好,非也罢,兴也罢,衰也好,都已成为过去,成为历史,岁月的古道则留给我们一道特色的风景,它引我们探索,深思和感悟,并非像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慈禧太后一身粗布夏衣裤褂,一头麻姑髻,汉族老妇人一样,带着打扮成小伙计模样的光绪皇帝和皇后瑾妃等乘上雇来的三辆骡车出逃北京,骡车拉开距离,没有护从,只有赶车的车夫。入居庸关时雷雨交加,雨像泼水一样,路黏得沾脚。慈禧太后在关城兵营打了尖,混迹于散兵游勇中,奔岔道城,奔榆林堡……奔太原奔西安而去了。居庸北关关城内路旁的望京石,因她立石回首京城的怆然一望而成胜迹。

  岁月流觞,她辈亦有“名人效应”,紫煜微笑。

  我和刘老师独享着“十三陵” 古道上岁月的沧桑,走上回昌平的大道上。


(责任编辑:李金海)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