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莉:亦师亦友初中海
2017年02月08日   11:03 | 来源:中国发布网

  初识初中海先生在五年前他的一次个人画展中,远看其人,不敢靠近,他虽为朋友之友,但还只是远远地看着,心底深处滋生一种莫名的却又觉得是那种不怒自威的怕,总之,那次没有说话。随后,与友一起远赴初中海先生居所拜访了他,此次拜见,但见先生内和外峻,态度之和蔼可掬,晓古通今之博学让我先前的顾虑全无。“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清风意已便。邂逅化胥犹可到,蓬莱未拟问群仙”。一杯清茶,几位挚友,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于茫茫人海之征途中相遇,心灵相契、彼此守望,轻松中达到了人化自然的境界,品悟茶道、天道与人道,我们相谈甚欢。那时,依稀明白初中海先生号为“一道”之缘委。

初中海近照(摄影:潘锋)

  光阴荏苒,五年中,虽与先生相隔甚远,内心却越来越敬意丛生,初中海先后出版学术专著、绘画文集多部,《一道论道》《一道论焦墨》《大道大雅黄宾虹》等著作均为敬守良箴、秉笔直书之作。作为中美协、中书协双会员的他也曾出版有《初中海书法》《初中海草书千字文》等,绘画、书法、论著结集相继出版,在书画界此举者为数不多,而他作为黄宾虹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所做成绩可谓不菲,近年来的书画艺术领域,空气鲜见澄净,现状令人堪忧。此时的初中海却隐遁山间、踽踽独行,他沿着当年黄宾虹的足迹,潜心写生,余间创作出长篇著论《海上“虹”影》,此著一出,中国书画报旋即长篇连载,业内反响颇大。

  
初中海于画室(摄影:潘锋)

  对于黄宾虹,沪上著名绘画史论家、书画家、美术教育家俞剑华曾撰语:“其古拙荒率之趣,不但为近人所不能,亦且为近人所不识”,对于书画,我当属局外人,实在没有资格论评,只是从初中海先生所著《海上虹影》略知一二,“冷寂、荒寒、简素、率真、静穆、浑厚、沉雄、古雅,黄宾虹氏绘画呈现如此大美之境,其又置身于民国时期迎合市民阶层审美趣味之商品画盛行海上画坛,因此必定曲高和寡,然而,知音虽少终归有”,这段话,初中海先生将八组极尽形容大美大雅大鸿大儒之词语全给了宾虹老,可见先生对黄老的敬仰由来已久。他曾专门为黄宾虹撰文《古心寂寞竟谁论》,他认为黄老对美学追求的不离不弃、动心忍性、面壁苦参,终至成蛾化蝶,是为小寂寞;一生追求的大美难入世俗之眼,所画作被讥为“图似乌金纸”乃黄宾老之大寂寞,而生活中初中海先生更是自诩“黄宾老艺术的隔代知音”。

  
初中海作品

  创作中,初中海师古人,师造化,博采众长,生活中他极尽素心,质朴笃实,除去读书、绘画、著述,他最大的乐趣便是每个周末去学校接回他的宝贵孙子回家共享天伦。


作者潘莉与初中海

  五年中,每每想提笔撰文,却拙笔难却,读不懂先生的画风卓然,悟不透先生的文风古雅,尘世陋者双脚泥淖难以迈进先生雅室半步,唯于喧嚣闹市竖耳倾听先生之语:“时下书坛,名利高悬,众人多争之,古人云:世情如火心如冰,白云终不染缁尘。今难矣,书之成,在功力而非功利,在广学而非千禄,在砥砺而非逐利”!

  (文:潘莉 自由撰稿人,资深媒介策划人,国家民族画院策展部主任,早间传媒总编、“CYJ”全国食品安全监督联盟发起人。)

(责任编辑:中庸)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