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山水”康明义水墨山水作品世界巡展(深圳站)完美收官
2017年12月15日   11:47 | 来源:中国发布网

  2017年12月15日,在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艺术展览馆举办的“禅意·山水”康明义水墨山水作品世界巡展(深圳站)完美收官。

  这次展览是由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书画院、中国民族艺术研究院、中国国画院、中国水墨书画院、文化部侨联文华阁书画院、中华艺术家杂志社、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文体服务中心共同主办的,是由深圳盛世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

 



  康明义,1971年出生于书画之乡福建莆田,定居厦门,曾研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及清华大学。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国宾礼特供艺术家。荣获“最具社会责任感艺术家”、“德艺双馨艺术家”、“传递正能量爱国公益人物”称号。

  中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传统,也因此超越古人几乎成为难以逾越的高山。尤其青绿山水,非常容易画得流俗。康明义的山水避免了大青绿山水的艳,舍弃了小青绿山水的拘谨。画作呈现出的面貌就是有着大山大河咫尺千里的磅礴气势,又不失去山山水水素然无华的温润浑朴,品之陶然忘我,更感到自然之广袤宏阔,生命犹如沧海一粟般渺小。而画作之悠远意境,更加体现了山水之外艺术家胸怀天下的大气和豪情。


 

  中国山水画所展现出山水的灵性之美,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瞬间的感受,凝聚在笔墨间。笔墨情怀在山水间流泻,于是,画面的颜色的探索和画面气韵的阐述,成为康明义青绿山水画作的要义。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改变笔墨的表达,其实是对艺术家胸襟的考校和语言开拓的检验。找到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全新的笔墨,是艺术家作品里闪耀的璀璨灵光。而与灵光息息相通的是艺术家内在的人文情怀和时代情感。
 


  在康明义的山水作品里,他深谙色彩的纤秾适度和搭配技巧,在用色上他是有招法的,既大胆创新又控制得当。青绿山水的昂贵之处在于用色,败笔之处也在于用色。着色过之则流于艳俗,不足则失之于薄佻。他从不随便用色,而是根据画意表现的需要,然后利用水的把握和控制,表现出色彩的浓淡干湿的变化,从而达到靓而不妖、温而不火的清越效果。更兼之干净利落晕染有度的画风,从而至达作品的苍意沛然和雄浑画境,读来心旷神怡神思清朗,一扫心中阴霾。


  山水之妙,在于对艺术家自身的投入和体悟。心中所思所想不经意流露在笔端,一览无余。康明义的山水作品,是一种对山河魅力的展示、洗礼和膜拜。你能感受他的一气呵成的痛快淋漓和细致婉约的幽幽情怀在交织纠缠中呈现出的视觉冲击力。无论近景、中景、远景,无论高山、峻岭、平川,都在他心中视野里。他似乎就站在某个山巅,眺望、凝望。他似乎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宋人的视觉表现、元人的浑厚笔墨、黄宾虹的华滋苍润,他内心蓄满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挚爱,对传统艺术的冷静思考。他那些或粗放或柔和的线条和色彩,就这样浓重地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和心神。在此,山水美景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艺术家的胸臆得舒。山藏钟灵,水蕴毓秀,水乃山之魂。山水的真实和愉悦其实存在于超然万物的心境的神往。绘画昭示自然的生机,人类的冥思凝结在画面上。寄情山水间,笔墨点醒了山水,山水滋润着人生。(图/康明义  文/刘永彬)

 

 
(责任编辑:刘永彬)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