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托娅︱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
2018年06月27日   18:13 | 来源:女性记录者编辑部


  乌兰托娅的家乡,在那科尔沁大草原。

  她是内蒙古的“百灵鸟”,享誉全国的艺术家。乌兰托娅真诚、坚守以及对“草原音乐”无限热爱!很难想象,如今网络通达的年代,一位知名军旅歌手“深藏功与名”。

  在搜集她的故事写作,及各类报道作为见面之前功课,也并不能令人满足。

  或许,这将是一篇较早详述乌兰托娅的专访故事,如果你喜欢她的歌,向往草原、牛羊、蓝天、白云,不妨细细品味吧——

  科尔沁的夜啾啾虫鸣,微风吹凉意起,高原的静谧滋养牧草鲜香,那是牛与羊更能牵绊的梦。

  你或许到过内蒙古,天是穹蓝,云特别低,星辰挂在头顶,只手似可摘。牛羊肉炖滥的骨香和咸甜奶酪,由那热情豪爽的蒙族同胞奉上,使你更细致品鉴这一方风土。

  吾乡何所以,客从何处来?

  通常,尚未长成便催生一颗闯荡的心,总想暂别额吉去看一眼远方。某日,终于摘下一片白云朵匿于心底行囊,向着新时代咫尺勇往。

  光阴的铿锵步,时钟嘀嗒响,离开故乡何止三百里,哪一朵云来自老家草原?一丝风涌,树叶婆娑,乌兰托娅闻到了额吉熬煮的奶茶香。

  乌兰托娅属于额吉,也是内蒙古的女儿。从东北林区到科尔沁,从包头的古夯土城墙,到内蒙古首府的熟悉感,穿过黄土高原去到那毛乌素、戈壁石滩。

  她一身戎装,下连队、到牧场,在战歌嘹亮处,在蓝天绿草原,履行使命、承嗣传统,乌兰托娅一直歌唱,给人们带去欢乐,共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行都如歌,一路相随。这便是乌兰托娅,本期《女性记录者》采访嘉宾。

  采访︱赵帆 李晶

  撰稿︱李小兔

  特约编辑︱周木木

  嘉宾推荐人︱靳天龙(媒体人、作家)

  
01

  ◇◆◇

 

  你若把她比作水,没有比她更柔情的水,

  你若把她比作风,没有比她更自由的风,

  你若把她比作火,没有比她更烈烈的火。

  草原上最娇美的花,北方最明亮的月,

  草原上最娇美的花,传说中最洁白的雪。

  ——歌曲《科尔沁女人》

  故乡内蒙古的生活是她在音乐中不断回溯的源头。

  在蒙语中,“乌兰托娅”表示“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红色光芒”,这预示着她的音乐征程:揖别故乡到部队,将内蒙音乐带向全国;这道光芒,如影随行。

  科尔沁草原自古英豪辈出,巾帼闪烁,如匡扶满清国祚的大玉儿--孝庄太皇太后,民歌主人翁诺恩吉雅,嘎达梅林夫人梅丹其其格……

  诗人常将这片草原的女人比作哈萨尔的箭袋,湖光里的天鹅展翅讴歌。

  乌兰托娅来自这片草原之海,金戈铁马没于柔草,女子热肠炙热文明,正是这传统厚重的雕琢,支撑她在音乐征途一往无前,为听众提供了一个如此广阔的听觉世界。

  乌兰托娅的歌声,源于灵魂,抒于胸臆。

  你是在清晨入得山林,看到露珠折射的初光,耳畔传来枝头鸟雀闹的幽谷回音。这蒙古族长调的悠长,是深沉。

  你正在篝火旁舞蹈助兴,那歌声随火焰波动,染红一片天空及游人热情。美声及通俗唱法拓展了歌喉的表达,让全国听众走近“草原天籁”。

  油绿的大草原,棕纹的花马儿,山丘绵延,巨石零落,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大草原不只是富春长卷,更是感官丰富的幸福乐土。

  陕西省靖边县《幸福账单》海选活动如火如荼,乌兰托娅也是活动评委之一,她当晚是在酒店接受我专访的。

  乌兰托娅是一个完整带有文化传承意义的称谓,体现着对故乡内蒙古强烈的情感归属,“传统的艺术生命才能真正长久。”

  她这样解释对民歌的挚爱,绽出明亮的笑,仿若草原的光与风。

  说说她小时候的故事吧。

  在草原,游牧者历来靠观察及器官从周遭获得生存常识,雄鹰是天空之高,山脉是地分南北,水草荣枯指引牛羊群和牧人的方向。

  悠悠天地间,天是蓝的,草是绿的,远山是模糊的,白的羊,黑的马,塞外似一幅色块分明的拼贴画。声音却是人类拥有的打破“僵局”的利器。

  七八岁的乌兰托娅,探索周遭的脚步是急切的,对这个世界的疑问似乎更多。

  民族故事听了无数遍,她自觉从中抓到一个“天大的秘密”,当牧人在唱,湿耳羊群和牛抬起了头,马匹侧过了脸,人们停止搂草伫立着,声音改变了这一刻的活动,暂停了时间的流速。

  乌兰托娅迷上了故事里的草原之声,走到民歌的面前。

  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

  父亲是部队出身,曾就职于北京军区测绘大队。现实中,她长于军队大院,在尚未普及电视的年代,通过听大喇叭传来的新闻与音乐了解外部动态。

  每当兵团上空一有声响,小乌兰托娅总是飞奔到喇叭下面,一站就是一两小时。

  她有音乐天赋,没有听过的歌,一两遍就会。她常常说“大喇叭”就是自己的音乐启蒙老师。或许那时候起,小乌兰托娅就将音乐的种子埋在了心里。

  实际上,家里的长辈、爸妈,邻家的叔叔阿姨都热爱歌唱。每隔两周,爸爸会组织战友来家里,大家围坐在一起,先喝点酒或者奶茶、吃点东西,然后唱歌弹琴,特别投入。这一幕,让她印象特别深刻。

  她说:“我从小表现出的自由创作的天分,得感激我的父母带给我的天分,感谢我的故乡内蒙古,感谢内蒙古的蓝天、白云、草原赋予我灵感。”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内蒙古民歌,是几乎让所有的人都喜欢的一种音乐类型。试想来到旷远的内蒙古,耳畔缺了这长调悠扬,该有多不适应呢!

  孔子听西周雅乐,感叹三月不知肉味。热爱音乐之人,内心保有一些柔软,兼怀一颗向往美好生活的心。

  乌兰托娅说:“我为这些和我一样热爱蒙古歌的人感动,他们给了我最美的礼物;不管我走到哪里,无论他们是什么肤色、什么文化、什么宗教、什么国家;不管是男人女人、3岁孩子还是80岁的老人,我睁开眼睛看他们,都是那么的干净、纯粹。”

  的确,音乐让各国人民都能连在一起,让世界变小了。这也是音乐带给我的礼物,我很感动、也很感激。

 
 02

  ◇◆◇

 

  小时候,父亲在北京工作。乌兰托娅和母亲、弟弟在呼和浩特生活。生活的担子,落在母亲肩上。

  少年不识愁滋味。陪同学去拜访音乐行业的前辈经历,激发了乌兰托娅的注意力。原本同学要随这位前辈学习,一试唱,师傅看上的却是乌兰托娅,“你有天赋。”

  彼时的她虽然坚信这辈子一定是与音乐为伴,心里却很清楚,家里没这个经济条件。

  暗下决心、说服父母、立志为业,十多岁的乌兰托娅理出了最清晰的行动纲领。

  毕竟于父母而言,音乐不过是调剂生活的一种手段。简单来说,闲时调琴和以操琴为业,是两码事。

  父母起初不予理会,为表达学音乐的决心,她躲在房间两天、水米不进。深知这孩子有一股倔劲的父母终于点了头,“那就去试试吧。”

  学费即是拦路虎。单节课收费4元,每月要上4节课。母亲当年月工资32元,一半的钱投给乌兰托娅学音乐。母亲的牙关咬紧了又咬,这才将那段时光苦熬了过去。

  乌兰托娅还提及一件童年趣事。当年母亲为打消她学音乐的念头,特意请来内蒙古艺术学院小木兰老师来家里做她的思想工作,结果她一亮嗓子,老师也觉得乌兰托娅很有天赋,转身就劝母亲应该选择支持她的音乐之路。

  乌兰托娅也如愿考入内蒙古艺术学院。

  她师从戴国玲老师,完整系统地学习声乐,主攻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当时班上的学生多是已工作的演职人员,年龄大她一截,演唱经验也丰富。

  乌兰托娅每天就黏在这些姐姐哥哥身后,揣摩他们的演唱技巧,并结合老师的教学,那个阶段,使她积淀了深厚的演唱表演功底。

  当年同班8名同学,最后坚持在舞台的只有她一个。

  越努力越幸运。即便唱歌遇到瓶颈,便有了牵线搭桥的中人,孟玲老师进入她的视野,由此开启北上的学习之路。

  彼时的北京三环刚建成通车,来回的转弯,让这个来自草原的姑娘只能靠晕车药来缓解痛苦。

  晕车药的安眠的成分,致使她昏昏欲睡。一次孟老师让她示唱一首歌,刚好安眠作用来袭,她便在这种晕乎乎的状态下演示。

  “孟老师居然说还不错,”说到这里,乌兰托娅想笑但又觉不好意思,其实,她也不知道自己唱的是什么,完全是凭着感觉唱完了。

  那年特招入伍时,乌兰托娅月工资为420元,她绝不敢乱花钱,每两个月攒成一笔钱,再坐火车来北京学音乐。单程就是二十多小时。在北京呆两三个星期,学完就又在火车上咣当咣当回去,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3年。

  后来,她遭遇严重车祸,“脸上满是玻璃碴子划过,好在只是表皮擦破,特别感恩医生和领导第一时间选择抢救我的生命。”说起这段,乌兰托娅眼眶微微泛起泪光。

  她说特别感激当年领导的帮助,让她得以很好的治疗和恢复。在部队人数不多的情况下,还安排了战友来医院照顾她。她说,人这辈子能得人一次帮助,都应该铭记在心。

  第二年,她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继续深造。


  03

  ◇◆◇

 

  小时候常做梦,穿着红裙子,对着立式话筒唱歌。这个梦境,一直伴随她成长,直到现在。

  这是乌兰托娅的梦,是念念不忘的初心。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音乐工作委员会理事长、原二炮文工团著名歌唱家金波说:“乌兰托娅的歌声是纯绿色的天籁之音,根本不需要去刻意的修饰,就如同太阳升起的万丈霞光让人为之陶醉,在她的歌声里很难找到瑕疵,她用歌声所诠释的唯美让人能感觉是一种享受。”

  从小到大听到的一众赞誉,可爸爸为什么从未对她的天分表示首肯呢?

  长大才知道,爸爸实际上收集了乌兰托娅各个阶段的资料,时常翻出来看,甚至把她的表演视频一遍遍发到战友群。终于,父母在她的节目,客串了一首《敖包相会》。

  下乡演出的时候,部队的孩子们总是把矿泉水和驱蚊液偷偷塞给乌兰托娅。她说,和孩子们待在一起是快乐和幸福的,“我的单纯和真诚,都来自于这些孩子们。”

  还有一年参加中老年春晚演出,叔叔阿姨拉着她的手,情绪特别激动。一些老人把她当成“大明星”,她却将老人当成了亲人,陪他们说话聊天,给他们唱歌。

  她来深圳参加一场关怀艾滋病患者的公益演出活动,遇见一位穿旗袍的女粉丝,她含泪拉着乌兰托娅的手久久不愿放下,说她非常喜欢乌兰托娅的歌。当这位优雅的旗袍女子介绍说自己是一位癌症患者时,乌兰托娅被深深震撼了。

  “她虽然不幸,却依然热爱生活。”乌兰托娅说,每当她遇到困难时,想起那位优雅的女人,就又充满了力量。

  这么多年,她经常深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为广大农村和基层群众送去欢乐和歌声,传递国家与军队的爱和关怀。

  她说,我在哪儿唱歌,哪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故乡内蒙古,在部队,在原野,也在革命老区,在贫困边疆……

  做评委的当天,她还叫停了一个小姑娘,因为她唱了一首不符合其年龄段的歌。但她给小女孩一次重新选歌的机会,并带头全场鼓掌,她说,相比挑选选手,一个评委更要守护每一位歌者的热爱,守住这个小女孩的灵性。

  都说女人是水做的,乌兰托娅则是火。

  似大风起兮,越烧越高的焰,顺着硬柴的纹路,一声呼哧便不熄,她骨子里透着倔强和大气,是从漫卷风沙走过来的,是踩在老少边穷露天舞台泥地气浸润的,是身系蒙族儿女、军人担当的,是人民群众熟悉的乌兰托娅。

  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

  终生少女,终生简单的乌兰托娅想告诉女性,为自己的活着负责到底,是人生最重要最简单的原则。

  女人最关心的话题就是保养,第一眼看上去她皮肤还是这么的透亮。问及歌唱家有何保养秘诀可供分享,她笑称那不存在的,日常用协和医院研发的十多元一小瓶的VC乳液,然后快乐、简单也是所谓的秘诀。

  越简单,生活越美好。她说,“当你简单了,生活会向你伸出温暖的手,会向你绽放出美丽的笑容。”

  乌兰托娅说,“保持一颗简单的心,空着自己,才能容纳更多的可能性,和生活给予你的美好,坦然的享受当下,珍惜眼前的一切。”

  那么,乌兰托娅是谁?

  高鼻梁、厚嘴唇,五官深邃,一双大眼睛冲你说话呢。恬澈而天然,妩媚及坚定。笑也是放开了的,十足爽朗,似惊着庭前柳条的夏日蝉,它便也引吭高歌了。

  在我看来,她一直就是那个眼神干净、内心柔软的小姑娘呢。

  采访后记 :

  乌兰托娅的故事刚开始,接下来该写下的句子,我不自知,但那一定是出自她坚实的实践。

  我们习惯于隔着屏幕、塞上耳机走进一位歌唱家,此刻我亦如是。

  《我的中华》那一记和平钟、与世大同的和声,乌兰托娅诉说式的中华文化,似这般娓娓道来的波澜不惊,恰是中国小说的传统笔法;《心上的情歌爱着我》的演绎的鼻音,是对火辣辣的情思的克制,似《诗三百》引而不发的羞怯,内蒙民歌火遍全国,乃至占据广场舞旋律,但或许这嗓音才是蒙族汉子随悉的;《草原的味道》是什么?是额吉的奶茶。

  乌兰托娅并不是“非遗”传承人,身为总参军旅歌唱家,美声和通俗唱法,助力将民族音乐带给更多人群,这当中有传统牧民,也有习惯流行歌曲调的年轻人观众。自不必泾渭分明。

  乌兰托娅的音乐,仍保有传统乐器演奏的明显份额,她在歌唱,声音中带着蒙古族的某种坚忍的底气。这便是乌兰托娅,是与商业化、资本化或娱乐圈保持清这的界限的,要听她的声音,请去那平常日子的舞台。

  军人的职分、民族的女儿,决定了她将歌唱带往一个个旷古静默之地。

  请去群众、战友当中,遇见一个真正的蒙古族歌唱家。

  民族的底色、自身的天赋和作为新时代文艺战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担当,乌兰托娅已启新征程,我想这即是她今后故事的底色。

  凌晨两点,乌兰托娅专辑轮回《心上的情歌爱着我》,隔着歌声又使我想起了她。

  嗯,她一直就是那个眼神干净、内心柔软的小姑娘呢。如马头琴的清扬。

  第一眼看即是。

  听她的歌是。

  此刻划上句号,也仍是。
 

  乌兰托娅简介:


 

  中国自主品牌推广形象大使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音乐艺术委员会主任

  文化艺术部专家评委

  中国影视家协会理事

  《星光大道》评委

  中国影视歌曲歌手大赛副主席

  联合国公益慈善大使

  环境保护小小观察员

  中国好品牌艺术形象大使

  出版专辑:《来到草原》《美丽草原我的家》《梦回故乡》

  《走进草原》《多情的蒙古人》《酒香飘歌》

  《蓝色的赛里木湖》《金色的牧场》《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浪漫草原》《牧场飘香》《微笑》《在远方》《请带上我的祝福》等
 

(责任编辑:中庸)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