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的精彩:从根出发
2018年10月22日   14:11 | 来源:中国发布网 作者/王岗


王岗教授

  对于武术文化,我更赞成用一位法国哲学家曾经讲过的“文化就是生命的敬畏和历史问题的表达”来理解武术文化。也因此,对于什么是武术文化,我建议大家这样理解它。即,武术文化就是我们对武术生命成长的敬畏和对其武术历史问题的表达。这种敬畏不以我们的意志而为之,更多地要从历史长河中去寻觅答案,发现真理,解答疑惑。这种历史问题,更多地要与我们这个民族的整体文化发展紧密联系,息息相关。
 

  对于中国武术来说,我们再也不能活在当下的语境中,孤立地理解武术文化,而应该掉过头来,反观武术萌芽、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也许在其萌芽期,中国武术的功能和价值更取向于人的格斗本能和格斗技巧的真实应用,这一点作为动物的人,应该是没有差异性。黄种人如此,白种人如此,黑人也是如此。因为他们的目的是保障作为“人”的生存和活命的最低层次的需求。也因此,强大、娴熟的格斗搏杀技术就成为人类战胜一切的唯一目的。这时的所谓“格斗技术”,并没有什么中国武术之特殊意义。
 

  而在其发生期,也许它的价值已经不再是人的格斗本能和格斗技巧,逐渐地变成一种可以表达、展示的一种格斗技能和格斗技巧;这种格斗技能和技巧,再也不是动物的单纯行为,而更多地掺杂进了“人”的思想、精神和价值观。对格斗技术的敬畏,诱发了人的思考、发现,甚至是创造,也就开始了中国武术的出现和与格斗技术的分野,这种分野的实质性价值指向则变得中国化了。将野蛮的生死格斗,“化”为了带有艺术指向的格斗艺术,也因此出现了“花法”与“套子”,远离真枪实战的“招招制敌”的格斗技术,成就了今天我们所能够“观”、能够“感”其美的中国武术。这一点在我们对其形成的历史追问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那就是,中国武术的真正萌发期应该是在中国文化的定型期-----宋代(学界已成为共识)。这一时期的最大的特点,表现在中国人开始将实用的技术、文化大范围地引向了“艺术”的范畴。中国画、中国书法、中国戏曲、中国瓷器等文化事项的生发和成熟,恰在此时。
 

  之后的中国武术发展,也应该说是按照这一价值取向而延展的。“使实用艺术化,使艺术实用化”,则成为中国武术发展的基本理路和原则。也因此成就了明清之后的中国武术大发展时期。风格迥异,形式多样,正是艺术发展的最高宗旨,也是明清时期中国武术发展的最高境界。内外家的形成,南北派的共存,十八般武艺的展示,都概莫能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当我们面临鸦片战争的国家崩溃,面临西方列强的侵略,域外文化的侵入,中国武术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面前,弱化了“实用”价值的中国武术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无所不能的中国武术在“义和团”血与火的战争搏杀面前,基本丧失了在现代战争背景下的实用价值和功能。这一点正验证了军事家戚继光将军早先“拳法是无异于大战”的预言。
 

  远离战争的中国武术却在这时与西方所谓的身体文化“体育”相遇,并走进了被简单的“体育”改良的发展旅途。体育化的中国武术改良,导致了中国武术发展进入了肢体运动的文化缺失语境之地。并且这种语境主宰下的中国武术发展,一走就是一个世纪之久。这一个世纪之久的中国武术发展,几乎忘记了我们中国武术原本的价值追求和意义所在。“更快、更高、更强”成为了中国武术所追求的主流价值,以至于在我们追求《奥运争光计划》的驱动下,开始了“高、难、美、新”的异化之路。导致了时至今日的中国武术发展不知道自己的文化要传播什么、讲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文化缺失。这正是今天我们反思中国武术发展的一个最大的“痛”。这种撕心裂肺的“痛”,也正在形成一种汹涌彭拜的浪潮,诋毁着原本优秀的中国武术文化,甚至导致我们这个中国武术的原创民族,都不能对其留有一点点敬畏和温情。
 

  基于此,我认为这不是中国武术的“错”,也不是这个民族的“误”,它也只能是中华民族的“痛”。因为。在我看来一个世纪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算久远,但对于一种以“人”携带和传承的文化型态而言,一个世纪的“被异化”却不能不说是太久远了。这种太久远的文化离开,已经导致了我们根本都无法找到中国武术原本的痕迹,复原其所存在的真实。这正是制约中国武术今天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最为“致命”的“死穴”所在。
 

  今天,在我们举国上下追求“中国梦实现,倡导民族文化复兴”的当下,找回中国武术“是什么”的问题,厘清中国武术“从哪里来”的问题,找准中国武术“到哪里去”的目标,都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责任和义务。文化不能隔断,文化更要传承;文化需要发展,文化更需要创新。隔断了一个世纪之久的中国武术,今天我们要传承什么,要发展什么,要创新什么,且从哪里出发创新,都正在倒逼着我们这个中国武术的原创民族能够给出一个更为精准的答案。也因此,我们认为就时下的中国武术发展现状而言,“断章取义”以及“碎片化”的对中国武术的理解都是行不通的。回归中国武术本真性的探究,发现中国武术主流价值的存在,还原中国武术自我存在的真实,开展中国武术个性魅力的救赎,实现中国武术整体意 义上的文化修复,才是当下我们应该开展和进行的十分重要的工作和任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尽管对我们而言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和激励,但也不能不说是对我们“弃”文化而不顾的一种惩罚。的确,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武术变迁、异化,甚至是否定和隔断,我们已经出现了对中国武术认知上的断层,出现了对中国武术认知上的陌生,出现了对中国武术认知上的错位。等等这些问题的矫正、修复和还原,的确还需要很长的时日,还需要太久的弥合。
 

  因为,创新不是全盘否定,必须是根上的延续,根上的发展,尤其是文化,这就是人类的精彩。因为,就发展和创新而言,找见根,才是我们出发的起点。明晰根,才是我们创新的源头。(王岗/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楚天学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中庸)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