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方书评:《产业·人居·小镇》
2019年06月14日   21:47 | 来源:中国发布网
  廉毅锐主任是我的学长,挚友,也是我的合作伙伴。在多年从事科技园和产业园的设计研究和运营实践中,我们经常在工作之余探讨有关空间、产业和人三者之间关系的命题。两年前,作者在美国学术访问期间,用脚步去丈量,用双眼去感受,走访了128号公路沿线和多个中西部游客罕至的小镇,查阅了大量产业小镇的文献资料。虽然隔着大洋和时差,他总是第一时间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分享给国内的朋友。每次分享内容的篇幅虽不是鸿篇巨制,但渐渐地竟也积累了厚厚一摞。待他回国,在朋友们的一致要求下,终于将这一系列闪耀着他学术光芒和思辨智慧的文章汇总整理,又添加了回国后的新的思考、感想,交由中国建材出版社付梓。
 
  我有幸第一时间拿到了这本还散发着墨香的新著。经过编纂后的内容,逻辑更加连贯,层次更加清晰。
 
  本书一开篇就直击核心问题——“什么是镇;小镇多小算小,究竟是在什么尺度上展开我们的讨论”。在厘清了小镇的概念,分清了特色小镇中的李逵与李鬼后,再娓娓道来小镇里的两大重要主题——产业和人。首先,谈论的是小镇发展产业和产业园区,两者操作范式的异同。其次,在本书中第一次将“人”的因素,摆到了空间和产业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廉主任在这个章节自问自答提出了一个问题:谁在这里吃晚餐?“晚餐”一词提的极为精妙,普通词汇却直抵核心,生动又形象的将小镇的原住民和流动人群进行了区隔。市镇的繁华,产业的发展,其底层的驱动力都来自于扎根于此的人。有了人就有了一切可能。尤其是在信息和物质的流通极大便利的今天,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小镇的作用变得更加突出,“事在人为”成了特色小镇的必要条件。
 
  案例研究是我们研究社会、人口、经济这类复杂系统时常用的方法。选择少数典型的案例,在研究对象的断面上找到一个切口,深入进去分析从而导出一个规律。难等可贵的是,作者可能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亲自逐一实地考察美国一批小镇的人。他在本书中用风趣的文字,独特的视角,详实的记录,选取了体育小镇、文旅小镇、教育小镇等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或许这些案例能够有效的投影到今天我们在国内进行的特色小镇建设实践当中。
 
  本书的最后,也是精彩内容的彩蛋,有一个专门的章节写到平遥电影节主场馆改造设计的案例。这个项目由廉主任亲手操刀,在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平遥,利用平遥柴油机厂的旧厂房改造成为极具现代时尚气息的电影宫。在传统文化与时尚艺术、历史风貌和前卫元素之间游刃有余,为古城注入了新的产业活力。这个项目是他在构建了自己对于特色小镇的系统思维架构后,牛刀小试的作品,一问世即获得建筑设计界的高度认可,摘得了2016-2018年度WA中国建筑奖城市贡献奖。
 
  特色小镇的建设在中国方兴未艾,安居和乐业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全部向往。相信这本凝聚着智慧和经验的书卷,能够为所有关注和参与特色小镇的人们,拨开迷雾,指引一条轻快的小路。也期待在神州大地上能够有更多各具神韵的小镇出现,如同切工完美的钻石,每一个切面都能折射出这个美好时代的璀璨!(作者:程方,系清控科创控股有限公司总裁
 
  
(责任编辑:中庸)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